外秦淮水上游如何火起來 業(yè)內(nèi)人士建議:建碼頭,做亮化,游船亦觀城
記者觀察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被譽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金陵四十八景”中,有13個都與秦淮河有關。南京早在多年前便開通了內(nèi)外秦淮河游船項目。不過,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與內(nèi)秦淮河畫舫游人如織的場景相比,外秦淮河水上游覽項目卻顯得有些冷清。同是畫舫游秦淮,為何內(nèi)外差別這么大?
現(xiàn)場體驗:外秦淮河畫舫天黑就謝客
11月4日晚6點多鐘,記者來到位于掃帚巷內(nèi)的外秦淮河游船碼頭。遠處,中華門城墻和大報恩寺燈光璀璨。這里的售票亭卻已關燈打烊,碼頭也上了鎖。畫舫靜靜地停泊在岸邊,除了一艘值班船亮著燈,其余都是黑漆漆的。值班老師傅隔著窗戶告訴記者,外秦淮河游船晚上不開,想乘船白天來。他說,除了中華門這一段,再往兩邊走都比較黑,不適合夜游。
掃帚巷邊停著幾輛旅游大巴,導游正將游客帶進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看演出。旅行社工作人員陳婷說:“外秦淮河晚上船不開,而且也沒什么看點。我們平時帶團基本都是游覽夫子廟內(nèi)秦淮河。”
記者隨后來到夫子廟。晚上7點多,夫子廟廣場人頭攢動,設在廣場東南角泮池旁的內(nèi)秦淮河游船售票處前,記者排了近半小時的隊才買到票。據(jù)介紹,夫子廟內(nèi)秦淮河游船一年游客達40萬人次。
游客感受:沿途缺“看點”
11月6日早上10點,記者再次來到外秦淮河游船碼頭。工作人員介紹,游船每天上午9點開業(yè),逢半小時發(fā)船,路線是從大報恩寺北側(cè)岸邊出發(fā)途經(jīng)中華門甕城、1865街區(qū)、干長巷、南都繁會圖浮雕、長干橋、飲馬橋、越城遺址,最后回到掃帚巷,全程大約35分鐘。
11:10左右,記者跟著一個旅行團登上了畫舫。船到古長干巷時,導游沿途介紹起李白的《長干行》和沿河的一段《南都繁會圖》浮雕。記者坐在船上發(fā)現(xiàn),岸邊的城墻被樹木遮住了大半,沒樹的地方很多都在施工,除了綠色的樹葉和幾個空亭子,整體比較單調(diào)。劉景春夫婦前兩天剛乘過內(nèi)秦淮河畫舫,劉先生坦言,跟內(nèi)秦淮河比,外秦淮河兩岸缺乏看點,他們今年去桂林夜游漓江,除了水光山色和燈光秀,沿途還能看岸上的各類表演,行程非常豐富。
記者觀察到,一個上午,外秦淮河一共發(fā)出兩三班畫舫。負責外秦淮河游船運營的南京槳聲燈影水上游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5年外秦淮河環(huán)境綜合整治后,就開通了畫舫游覽項目,目前外秦淮河游船加上在造的共有13艘,線路分為環(huán)線和石城記兩條線路。環(huán)線就是記者體驗的那段,以散客為主。石城記東起武定門,西到三汊河,線路較長,以包團為主。目前,外秦淮河游船每月平均游客約5000人次。
游船公司:開發(fā)不配套,水岸難互動
槳聲燈影水上游覽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認為,外秦淮河游覽項目多年未火,是受到許多現(xiàn)實因素制約。當年外秦淮河綜合整治,是從城市環(huán)境角度考慮,而非旅游角度,沿河旅游資源開發(fā)有限,樹種也多以柳樹為主,如今,長了十多年的樹對城墻和岸上風光造成了嚴重遮擋。另外,外秦淮河是泄洪河道,每年汛期到來時,沿途水位逼近橋面,游船不好過。除了春節(jié)有燈展,平時沿岸和橋梁的亮化燈具因年久失修,已不適合夜游。但由于漲水期集慶門、水西門橋過不去,運營受限,公司想市場化運作困難重重,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
如何讓外秦淮河游覽重新煥發(fā)生機?槳聲燈影公司相關人士認為,首先要打造一個功能完善的中心碼頭。其次,針對外秦淮河沿線9座橋梁特點設計亮化,做到“一橋一景”。外秦淮河沿線有許多景點,包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賞心亭、胡家花園等,但游客坐在船里聽景而不見景,體驗感就會降低。如果通過聯(lián)票方式,在沿線景點附近設置碼頭,把水中游與岸上游互動起來,游客就不會覺得行程枯燥。工作人員還建議,在沿岸布置一些特色花種,再增設景觀小品、文化雕塑,游船途中可以賞花、賞燈、賞城,效果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