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奔走一年多 52年“黑戶”終落戶
南報網訊(通訊員 江景軒 記者 朱靜)“曹警官,太謝謝你了,我終于是有戶口的人了!”11月3日,做了52年“黑戶”的朱先生,緊緊握住葛塘派出所民警的手,百感交集。
家住江北新區(qū)的朱先生是個孤兒,今年52歲。10歲時,他一路乞討,從安徽來到南京。6年后,到江北打零工,被一對好心的老夫婦收留,并在一家小公司干零活,沒有辦理社保。1995年,30歲的朱先生與當?shù)匾慌咏Y婚,因為沒有戶口所以沒領結婚證。2000年,朱先生的妻子生下女兒,沒有上戶口,直到女兒快上中學了,才到派出所隨其母親辦理了落戶。由于朱先生的情況較為復雜,而當時政策條件不允許,朱先生的戶口一直都沒有辦理下來,可朱先生所住地區(qū)葛塘派出所戶籍民警曹慶華,卻一直將此事放在心上。
2015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曹慶華向所領導匯報了朱先生的具體情況,并主動收集材料,聯(lián)系相關部門,咨詢相關政策,以期盡最大可能幫助朱先生解決戶口問題。
為了調查朱先生早年的身份信息,2016年初,按照朱先生的模糊記憶,曹慶華利用休息時間,驅車前往朱先生早年生活過的安徽某村鎮(zhèn)。頂著刺骨的寒風,曹慶華走村串街,向當?shù)卮迕窳私馇闆r。一天不行,兩天;兩天不行,下周再來!無奈都沒有得到有效信息。村鎮(zhèn)上的老人們說,以前村里很窮,吃不上一頓飽飯,出去討飯的家庭不在少數(shù)。朱先生當時年紀尚小,還不怎么記事,對自家的情況也說不出多少實際內容。
回到南京,基于當年收留朱先生的江北老夫婦已去世,曹慶華開始通過江北老夫婦的前同事、朱先生來南京所交往過的朋友、所在社區(qū)人員等反復奔走,調查取證。
功夫不負有心人,曹慶華通過江北老夫婦的老同事巨先生、朱先生當年打零工的一家汽車修理廠老板劉先生,獲得不少重要信息。
接下來的數(shù)月,曹慶華又尋訪了當年江北老夫婦所在社區(qū),經周圍鄰居及居委會證明,證實了老夫婦倆收留朱先生的事實。所在社區(qū)工作人員還提供了朱先生早年結婚生子的信息。
曹慶華將走訪信息形成調查報告,上報有關部門,經多方確認符合補辦條件后,曹慶華又聯(lián)系相關部門為朱先生采集血樣進行生物鑒定,終于為其辦好了戶口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