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來的感謝信后續(xù) 記者找到了周姑娘 她說:
“老人一直擦汗,我想起我的爺爺奶奶”
周琳接受紫金山新聞采訪。
金陵晚報昨天報道,深圳有兩位老人在尋找南京的一位女子,以表感謝之情。就在昨天晚上,這位熱心的周姑娘被記者找到了!
泰興姑娘來南京 很有親和力
記者見到這位深圳老人一直記掛的姑娘時,白皙的皮膚和圓圓的臉龐讓人感覺很有親和力。說起一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幫助老人的經(jīng)歷,她多次表示“沒想到老人還會找我”,“都過了這么久了,我都快忘了。”
27歲的周琳是泰興人,兩年前畢業(yè)來到南京,現(xiàn)在在金鑾大廈里工作。7月24日晚上九點多,住在江寧區(qū)南方花園的周琳在小區(qū)附近跑步。“我買了一套新的運動服,”周琳笑起來,“跑了兩天,想著要堅持跑下去。”跑到河定橋地鐵站附近時,看到有兩位老人向她問路,身邊還帶著一個小孩。
隨后她就摘下耳機,暫停了音樂。聽到老人問水月秦淮小區(qū)怎么走,她也很茫然。“那邊有不同的門,我也不太清楚路,所以沒有直接回答。”老人等待她答復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她已經(jīng)在手機上找滴滴打車軟件了。“你們住在幾棟?”回答了以后,老人就聽到周琳說,“我已經(jīng)幫你們約到一輛車,很快就來。”
“那幾天天還很熱,最高溫達到40多攝氏度,爺爺奶奶一直在流汗,拿手帕不斷擦汗。”這一幕讓周琳心一軟,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不由自主地想幫助他們。
但為什么打車前沒有先告訴他們呢?周琳告訴紫金山記者,因為自己擔心老人舍不得打車,寧愿走回去,所以就“自作主張”幫他們約了一輛車。“這么熱的天,老人不用走回去了。而且車里會有空調(diào),會涼快很多。”
老人上車了,她邊跑步邊看行程
等車過程中,老人說要給周琳車費。周琳說手機上可以直接支付,不用老人再付車費了。兩位老人十分感謝,詢問她手機號碼和姓名,說會讓女兒回頭感謝她。“問了四五遍,我都沒說,就說自己姓周。因為覺得也不是多大的事情。”老人上車以后,周琳一邊跑步還在一邊查看行程。“五六分鐘吧,我看到車停到了目的地,行程結(jié)束了,估計老人已經(jīng)安全到達,就放心了。”回到住處以后,她告訴朋友所有事情,朋友問道:“你會不會被騙了?”周琳卻不以為意:“反正是一對老人,他們也很辛苦。”
得知記者找到了周小姐,季先生在電話那頭激動起來,想要和周琳通電話。“爺爺。”周琳親切地喊道。季先生答應以后連連稱謝,周琳不好意思起來,“真的都是小事,不用放在心上。”季先生說道,“事情雖小,但是精神可嘉。”于是兩人互留了聯(lián)系方式,季先生邀請周琳去深圳游玩,可以來家里坐坐。
南京被夸 自己感覺很“酥”
“季先生看起來很正派,感覺兩位老人很親切,或許是因為我家里也有一位88歲的老人吧。”周琳笑道。
周琳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因此她一直對老人感覺很親切。記者問起是不是平時也會幫助其他老人,她連連擺手說都是小事兒。記者追問下,她才坦誠平時會給老人讓座,“但我覺得這些事很多人都會做,包括季先生這件事。”她回憶道,“其實當時等車的時候,老人總會說南京人的素質(zhì)很好,不斷遇到有人給他們幫助。”聽到深圳老人大力夸獎南京,周琳很不習慣,“我剛聽的時候,其實覺得有點‘酥’。”但是后來,她開始回想以前遇到的情況,發(fā)現(xiàn)老人的話倒是事實。
“不僅是我自己這么覺得,我就聽身邊的人說過,相對于其他城市,在南京遇到的讓座情況要更多,這座城市真的有不少好人。”
在和季先生通話的最后幾分鐘,季先生屢次致謝紫金山新聞,因為找到了幫助他們的人,讓他們有機會直接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