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在南京市第一醫(yī)院住了近10個月的小琴(化名)終于康復出院。當年1月,17歲的她慘遭水泥車碾壓,骨盆下肢多處碎裂,一度生命垂危。參與手術的骨科醫(yī)生和婦科醫(yī)生與她約定,如果她以后懷孕了就回第一醫(yī)院來生產。8月22日,小琴如約而來,經剖腹產順利誕下寶寶,孩子足足4700克重。
少女遭遇嚴重車禍
南京市第一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梁斌至今還清楚記得當年接診小琴時的情景。“一個大雨天中午,我正在值班,急診來電話,說來了一個因車禍受重傷的少女,情況十分危急,急救人員在現(xiàn)場已經給她打了一針強心針,現(xiàn)在已經直接拉到手術室了。”梁斌立即趕了過去。
小琴骨盆粉碎性骨折,骨盆內的器官也都破裂,手術進展得十分艱難。“骨盆骨折所有的并發(fā)癥她都有。”梁斌說。手術時,小琴體內的血,像打開的閘門一樣往外直冒,醫(yī)生只好源源不斷地給她輸血。小琴被推出重癥監(jiān)護室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5點多。
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小琴接下來還得過感染關、功能重建關、康復關,每一道關口對小琴來說都是一次生死考驗。幸運的是,小琴一道道闖過,在受傷9個多月后,她終于完全康復出院。
剖腹產下女嬰
梁斌說,在小琴出院時,為了鼓勵她,醫(yī)生和她約定,以后結婚生孩子了,一定要回第一醫(yī)院來。讓他沒想到的是,小琴記住了這個約定,她真的懷孕了,而且回到第一醫(yī)院來生孩子。8月22日,小琴經剖腹產,順利生下一名女嬰。
“其實,像她這樣的情況,懷孕是比較難的。”梁斌說,經過手術后,小琴的骨盆環(huán)還是有所變形。骨盆環(huán)是育齡期婦女妊娠以及分娩胎兒的重要基礎結構,骨盆環(huán)變形對妊娠、胎位、胎兒入盆以及正常分娩都有很大影響。
此外,因為當時小琴皮膚軟組織撕裂,愈合后有大面積疤痕,這對懷孕也是非常不利的。正常的孕婦,隨著胎兒的增大,腹部皮膚會撐開,而小琴疤痕皮膚不能繃,因此她在備孕前,做了數(shù)次整形手術祛除腹部皮膚疤痕。
為小琴接生的婦產科主任醫(yī)師徐友娣說,因為粉碎性骨折,小琴的骨盆、尿道、陰道經修復后都有所移位,因此只能通過剖腹產,而且和普通剖腹產下腹開口不同,小琴是在左旁正中切口,“要避開原來的刀口”。
還有另外一個必須剖腹產的原因,小琴的寶寶太大了,“足足4700克,是個巨嬰。”小琴父親老張說,女兒大難不死,他對女兒更加疼愛,得知小琴懷孕,他覺得簡直是奇跡,每天想著法子給女兒補身體,結果養(yǎng)胖了女兒,還養(yǎng)胖了小琴腹中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