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套學區(qū)房無法落戶,眼看著孩子開學在即,家住鼓樓區(qū)的李女士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而這竟然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結果。
去年,在精心挑選后,李女士終于滿心歡喜地在上海路附近給孩子買了一套二手學區(qū)房,本想今年將一家人的戶口都遷過來,讓自己適齡的孩子上學,誰知今年7月初來到寧海路派出所報戶口時竟被告知無法落戶。
“我們發(fā)現(xiàn)該房屋20年來從沒有人上過戶口,所以派出所戶籍系統(tǒng)的地址庫里也沒有該房產證上所登記的門牌號。”這下可急壞了李女士,萬一耽誤了孩子上學可怎么辦!
社區(qū)民警孔令飛了解情況之后安慰李女士:“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是第一次碰到。不過您也別著急,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首先必須要先申報門牌,這不是我們公安一家的事,我先了解一下需要哪些手續(xù),然后咱們再約時間來辦理。”
盡管很著急,可眼下也沒有別的好辦法,李女士只好先回家等消息。
而申報門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可能會存在門牌重復、或是與房產系統(tǒng)不一致等許多問題。
作為一名有著15年社區(qū)工作經(jīng)驗的民警,孔令飛再清楚不過戶籍方面的信息變動很可能造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后果。如果處理不好,后續(xù)會有很多麻煩和不便。
為了盡可能避免這些看不見的“隱患”,孔令飛開始了細致全面的調查、走訪。他先來到房產交易中心,了解到該處三層小樓的確是民用住宅,最早在二十多年前被一位商人注冊了公司,十五年前又被一位劉先生買來開了一個小旅館。
去年,劉先生不打算再繼續(xù)經(jīng)營小旅館后便將房子賣給了兩戶人家。查明了該棟樓所有權的來龍去脈后,他又進行了實地走訪,核查了該處19號-1棟和19號-2棟兩棟樓共30多戶每一戶的門牌與房產證上的門牌情況,確認了沒有與之重復的門牌。
經(jīng)過調查核實房屋產權,門牌坐標和戶籍情況等一系列工作,孔令飛最終確定了該街巷可以申報為“19號”門牌,并為李女士遞交了申報門牌的材料。
8月2日,李女士一家的戶口終于趕在孩子報名上學前將成功遷入。遷戶口的那天,李女士十分激動,并手寫了一封感謝信,對民警的工作再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