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外秦淮河保潔隊員體驗水上清掃
烈日下打澇,保潔船甲板成了“鐵板燒”
南報網(wǎng)訊(記者 呂寧豐 通訊員 樊學志)連日來持續(xù)40度高溫,已經(jīng)讓人直喊吃不消,然而在外秦淮河水面上,卻活躍著一支水上保潔隊伍,他們正頂著高溫酷暑,忙著打澇和清理河面上的垃圾和飄浮物,確保“母親河”干干凈凈。
一條船,3名保潔隊員,這是外秦淮河水上打澇船的“標配”。7月26日上午6:30分,在石頭城游船碼頭,記者登上了保潔船,跟隨隊員們體驗水上清掃的全過程。
駕船師傅叫許子國,今年62歲,從事水上保潔工作已有7年時間,是個老把式。26日當天下關(guān)站高潮水位7.91米,由于正值汛期,外秦淮河通江的三汊河河口閘門開啟,長江水和河水是連通的,記者看到碼頭旁第底層的休閑步道浸泡在水里。許子國介紹說,水漲船高,保潔船原來搭的棚子太高,許多橋梁過不去,無奈之下只能拆掉棚子,造成打澇船無遮無擋的暴露在烈日下,增加了工作難度。
說話間船駛到了河邊的里圩泵站,這里正在引水沖洗內(nèi)河河道,形成了一個回旋區(qū)域,河面上飄浮著大量垃圾。與地面上保潔使用掃帚不同,水上保潔使用的是一根4米的長竹桿,頂端是一個鐵環(huán),上面綁著一個網(wǎng)兜,稱為“抄子”
。只見船只減速后,位于前甲板上兩名保潔隊員,左右開弓,使用抄子把垃圾清理上船,十幾分鐘時間,前甲板上堆滿了上百公斤的水草、蘆葦桿、樹枝、飲料瓶、塑料袋、木板等雜物。
約1個小時后,保潔船抵達三汊河河口閘,掉轉(zhuǎn)船頭向上游駛?cè)?。記者注意到,保潔隊員除了穿著工作服,還要穿上厚厚的救生衣,再加上自己貼身衣服,里外共三層。此時,太陽已經(jīng)升了起來,甲板上溫度已經(jīng)升高至40多度,隊員們冒著酷熱作業(yè),衣服早已濕透,為了防止中暑,只能不停的喝水降溫。上午10時許,船只回到位于中華門長干橋的大本營,早已等候的其他隊員,齊心協(xié)力,把船上打澇的垃圾清理上岸,裝車運走。
記者采訪得知,外秦淮河水上保潔范圍從上游武定門閘至下游三汊河河口閘,全長近14公里,配備3條船,10名隊員,每天兩次打澇。上午是6:30分開始,10點半結(jié)束;下午則是從3點到7點。一年365天,從不間斷。
外秦淮河水上保潔隊隊長陳崇發(fā)說,尤其是下午水上打澇作業(yè),船上甲板溫度高達五六十度,打個雞蛋放在上面都能熟了,隊員們形容:“鐵板燒”。盡管條件艱苦,大家臉上被曬黑,手臂被曬脫皮,仍堅守在崗位上,無怨無悔,為的就是讓景觀河保持美麗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