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小”地名背后的“大”歷史
去明孝陵博物館看專題展
李府巷、常府街、進香河、孝陵衛(wèi)、馬群……相信南京人對這些名字都不陌生,但是您知道這些地名的來歷嗎?知道它們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嗎?
昨天是明孝陵申遺成功14周年的紀念日,《洪武流韻——南京·小地名大歷史》 專題展在明孝陵博物館正式開展,透過展覽內容,您可以一窺上述問題的答案。
“小地名”有“大歷史”
“洪武流韻——南京·小地名大歷史”專題展,通過梳理南京城市街巷中一直沿用的、與明太祖朱元璋及明代相關的小地名,挖掘地名背后的歷史和故事,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四個方面,再現了朱元璋在南京這座城市大刀闊斧改革、推行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新政而書寫下的濃墨重彩華章,以及對后世產生的重大影響。
據介紹,整個展覽共收錄與明代相關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南京地名40余個,大者如應天(1356年改元集慶路為應天府)、南京(1368年下詔以金陵為南京),小者如孝陵衛(wèi)(孝陵守衛(wèi)軍隊駐扎于此),馬群與苜蓿園(明初養(yǎng)馬及種植飼料地),常府街、九連塘、劉軍師橋(明初功臣府第),估衣廊(原名故衣廊,明清時期是販賣舊衣和低劣衣物商鋪集中的地方),網巾市(明代經營網巾的專業(yè)市場),勝棋樓(朱元璋與徐達曾在此對弈)等等。這些意蘊豐富的南京小地名,大部分目前仍在使用。
老城東地名惹關注
展覽中,南京的老城東地名引人注意,這里歷史上駐守著古都的東大門,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每一個村莊都承載著一段歷史。
從孝陵衛(wèi)開始,它位于江蘇南京中山門外紫金山南麓,明孝陵陵門東南側。“衛(wèi)”是明代軍隊編制的名稱。明代各省轄區(qū)均分為數個防區(qū),每區(qū)設衛(wèi)戍守。衛(wèi)下設所,有千戶所和百戶所之分。每衛(wèi)有5600人左右,長官稱指揮使。各衛(wèi)聽命于省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都司歸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衛(wèi)所駐地均為軍事重鎮(zhèn)或要害之地。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寢,故設孝陵衛(wèi)駐守此地以戍衛(wèi)。
現在的孝陵衛(wèi)附近還有小衛(wèi)街、衛(wèi)崗等地名。而其他一些則十分冷僻。
府軍衛(wèi)自然村 位于棲霞區(qū)馬群街道石壩村。明初首都衛(wèi)戌部隊駐軍營地,其番號稱府軍衛(wèi)。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周邊設五軍都督府,三十二衛(wèi)指揮司,如馬群西面保衛(wèi)明孝陵的孝陵衛(wèi),邁皋橋西南的沈陽衛(wèi)等。
五百戶自然村 位于孝陵衛(wèi)街道東南余糧村。此地有頭百戶、二百戶、三百戶、四百戶、五百戶五個自然村,原屬于馬群地盤,1988年區(qū)劃調整至玄武區(qū)。傳明初此處及附近駐軍五個營,按當時軍隊人員編制:1120人稱千戶所,112人稱百戶所,其每營長官稱百戶,此營按序為第五個百戶統(tǒng)領。
陶家營居民區(qū) 位于棲霞區(qū)馬群街道果場村。傳明代為一駐軍官員的家居此,名陶家營,后為村,以營名。
南灣營北灣營自然村 位于棲霞區(qū)馬群街道百水橋村。傳明代在此附近設軍營,因處水流彎曲處而名灣營。后建村,因處灣營南側和北側,故名南灣營和北灣營。
萬家樓自然村 位于棲霞區(qū)馬群街道果場村。傳明代此處軍營內有一隨軍家屬在此建樓,為不忘故居,初稱望家樓。后樓廢,萬姓居此建村,以姓氏改望家樓為今名。
“地名達人”現身說法
在展覽籌備過程中,中山陵園管理局向社會發(fā)起了“小地名大歷史”系列征集活動,在眾多投稿參與者中,有這樣一位普通市民,他多年來利用業(yè)余時間,行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致力于南京地域特色文化的探尋、研究、保護,熱心于世界遺產明孝陵的文化宣傳和推廣,被大家譽為“地名達人”,他就是江蘇省農墾集團退休職工、電力高級工程師雷國俊先生。
糖坊廊61號的中國唯一“菱形”河房、牽牛巷40號的炎帝庵、莫愁路上的卞公祠、城南評事街一帶叫做南市樓的老地名……雷國俊走街串巷,記錄了許多故事。他告訴記者,比如三元巷,很多年前,南京人娶親的花轎首先要經過三元巷,以圖“連中三元”之吉,希望子孫后代都能出人頭地,學文的能妙筆生花,憑借文章平步青云,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妻榮子貴。
在投稿中,雷老還提供了自己拍攝的珍貴老照片。比如莫愁路上曾經有過一個不起眼的窄小入口,是通往冶山道院的必經之處。此處曾為卞公祠,晉朝的卞?和他的兩個兒子壯烈殉國。有感于一家忠孝,東晉皇帝把他安葬在今朝天宮西側,建了卞公墓,后來又修建了卞公祠,豎立了御賜忠節(jié)坊。“2007年拆遷時,我為了留下記憶,帶著相機拍下這幾張卞公祠全節(jié)牌坊老照片。如今已經建成'全節(jié)坊'的新牌坊及新的亭臺,成了市民的街心公園。”他說。
延伸閱讀
成功入選提升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洪武流韻——南京·小地名大歷史”專題展覽,作為明孝陵博物館基本陳列《大明孝陵》的重要延伸和有機組成部分,經向省、市文物局申報,已經成功入選2016年江蘇省博物館陳列展覽提升工程,是10個入選項目中南京市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