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上,準備下班回家的張女士發(fā)現(xiàn)自己手機不見了。張女士記得自己的手機就放在導醫(yī)臺上充電,可找遍了單位也沒找到,她懷疑有人趁著自己不在偷了自己的手機。
丟了手機后,張女士第一時間并沒有報警,而是回到家中用電腦登錄了自己的i-Phone手機賬號,企圖用手機自帶的定位,找到手機在什么地方??蓻]想到的是,她的手機沒定位到,倒是收到了銀行的消費郵件提醒。
手機有解鎖密碼,消費還需要支付密碼,這些密碼自己誰都沒有告訴過,到底是誰能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消費呢?張女士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即報了警,并對綁定支付軟件的銀行卡進行了掛失。
民警立即讓張女士從電腦上登錄這些支付軟件,對自己的賬戶進行了凍結(jié)。張女士非常懊惱地告訴民警,自己的手機有鎖屏,而且各種軟件都需要密碼,她覺得手機丟了也不會威脅到自己的資金安全,所以就暫時沒有報警。
第二天一早,民警就去銀行調(diào)取了張女士的消費記錄,發(fā)現(xiàn)都是通過微信支付消費的,而且消費的地址就在張女士單位不遠的幾家店。
通過調(diào)取這幾家店柜臺的監(jiān)控,民警很快就鎖定了嫌疑人,張女士看到后大吃一驚,因為偷她手機的竟然是她的同事周某。
周某面對民警交代,當天她看到張女士的手機在充電,又無人看管,所以就動了歪心思。前臺的人員復(fù)雜,丟東西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周某認為拿走手機后,不會有人懷疑到自己身上,而是會懷疑外來人員。
周某平日里就知道張女士手機的鎖屏密碼,但對于張女士的支付密碼卻不知曉。她本想將手機當天就賣了,可后來發(fā)現(xiàn)張女士手機微信是登錄狀態(tài),而微信商家掃碼是不需要支付密碼的,她看到了其中“商機”立即用手機在外進行了4筆消費。
目前,周某因涉嫌盜竊被秦淮警方刑事拘留,案件相關(guān)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之中。
◆警方提醒
有了密碼就一定安全嗎?
現(xiàn)在人對于手機支付軟件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吃喝玩樂都習慣使用手機支付,出門不帶錢包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但是這些支付軟件有了密碼后,就一定安全嗎?
警方提醒,對于手機支付軟件最重要的就是支付密碼,不泄露自己的密碼是最重要的;
其次對于這些支付軟件里的支付設(shè)置大家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給自己的支付軟件設(shè)置單筆消費額度,和總消費額度;
同時,很多手機可以為軟件單獨加密,可以選擇指紋或手勢密碼加密,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最后,支付碼其實也是可以設(shè)置密碼的,比如微信支付碼,就可以設(shè)置錢包進入時需要密碼,這樣在進入支付碼界面時就需要輸入密碼。
手機丟了和錢包丟了幾乎可以畫上等號,所以丟了手機后,千萬別忘記對自己手機內(nèi)的理財、支付軟件賬號進行凍結(jié)或掛失,防止被不法分子鉆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