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安排身后事,遺囑公證漸受寵 南京公證處1—9月已辦理1987件,同比增七成
南報網(wǎng)訊 (記者 鄒偉 通訊員 王仆 李敏)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通過遺囑公證提前安排身后事的市民越來越多。南京公證處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今年1—9月,該處已辦理1987件遺囑公證,同比增長約70%,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70多歲的劉女士,老伴早年去世,之后拆遷分得一套房子,考慮到自己年齡大了,為防不測便找到南京公證處想立個遺囑公證把房產繼承問題提前安排一下。
劉女士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很孝順;兒子對自己也還可以,有時會來看看她。劉女士思想還算比較傳統(tǒng),便想把房子留給兒子。她把想法跟兒女說了以后,女兒沒有任何意見,兒子表現(xiàn)得更積極,連忙到南京公證處為母親預約了遺囑公證。
到了預約時間,劉女士在兒女的陪同下到南京公證處順利辦理了遺囑公證。但沒想到遺囑公證之后的幾個月內,兒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很少上門看望,生病了也不聞不問。劉女士一直靠女兒照顧,對兒子的行為感到寒心,決定把房子改留給女兒。
劉女士為此再次向南京公證處咨詢該怎么辦?公證人員介紹,根據(jù)《繼承法》規(guī)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劉女士聽后果斷變更了遺囑公證,決定去世后把房子留給女兒繼承。
“劉女士的這個例子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人們通過法律途徑處置財產的意識越來越強。”南京公證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辦理遺囑公證的絕大多數(shù)為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主要考慮到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所以提前安排好身后事,防止以后引發(fā)家庭矛盾。年輕人訂立遺囑的占比很少,主要是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基于交通安全考慮而訂立遺囑。
遺囑處置的財產中房產占絕大部分,尤其是今年房價不斷上漲,為了防止家庭因財失和,越來越多的老人決定辦理遺囑公證;也有少數(shù)遺囑公證涉及存款、股票、不動產等其他財產。
另有一些現(xiàn)象值得關注。有的遺囑公證是子女前來咨詢預約,辦理時,公證員卻發(fā)現(xiàn)老年人神志不清;有的老人因為生活需要子女照顧,在子女的壓力之下才來到公證處;還有的老人被不同的子女帶來公證處要求訂立不同內容的多份遺囑。這些情況都不符合遺囑公證辦理的條件。子女切不可出于個人私利,對老人施加壓力強迫辦理遺囑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