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主會場活動在江寧織造博物館拉開序幕。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聚焦“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主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博物館面向未來如何應對多重挑戰(zhàn),及時調(diào)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探索博物館發(fā)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期間,我市各博物館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題,共推出72項內(nèi)容豐富、精彩紛呈的展覽和活動。
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特展,《山水相連——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館藏書畫聯(lián)展》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開展。本次展覽的100余幅藏品,分為形勝相依、畫派相成、人文相親三個部分,展現(xiàn)長江流域古往今來川澤秀潤、平疇遼闊的美景,南京都市圈鐘靈毓秀、英才輩出的人文昌盛。鄭燮的《蘭石圖》、黃慎的《仕女中堂》、劉墉的《行書對聯(lián)》、李鴻章的《行書聯(lián)》……南京市博物館聯(lián)手鎮(zhèn)江、揚州、淮安、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等多家博物館,呈上諸多國寶精品。
其中,歐文蘇字《醉翁亭記》碑刻拓片的“珠聯(lián)璧合”也來到南京。該碑刻位于滁州瑯琊山景區(qū)醉翁亭西側(cè)寶宋齋內(nèi)。千年前,北宋汴梁城一位博雅好古者求蘇軾草書歐陽修傳世之作《醉翁亭記》,佳作后毀于戰(zhàn)亂,只有拓片留傳下來,明代取拓片再度刻石立碑。
近年來,南京市依托豐厚的文博資源,推進文旅融合深入發(fā)展,致力于打造獨具特色、充滿活力、令人向往的“博物館之城”。目前,全市共有登記備案博物館60座,南京黨史綜合設施、城墻博物館、江北新區(qū)紅色文化廣場等場館將于今年建成開放,渡江勝利紀念館、靜海寺紀念館等場館的提升改造工程也將陸續(xù)完成,全市博物館不斷擴容提升。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主會場活動中,舉行了南京市8家新晉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授牌儀式和2018年—2020年度南京市博物館優(yōu)秀青少年教育示范項目的頒獎儀式。(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