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勝東(左一)參加公益服務培訓。
到這個月,孔勝東退休就滿一年了。9月1日一大早,位于拱墅區(qū)倉橋社區(qū)玄壇弄8號的“孔勝東倉橋社區(qū)工會驛站”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高溫下仍在奔波忙碌的快遞小哥。作為驛站的站長,孔勝東早早準備好了清涼禮包,里面有礦泉水、毛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用品。
“辛苦了!平時都是你們?yōu)榇蠹遗埽裉煲沧屛曳漳銈??!笨讕煾狄贿呎f著,一邊將一份份禮包遞到快遞員手中,笑容一如既往的樸實溫暖。更讓他高興的是,現(xiàn)場有兩位年輕的快遞小哥當場表示想要加入公益隊伍,“以后送完快遞有空,我們也想來幫忙!”
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恰是一年來,孔勝東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煥發(fā)新活力的生動縮影。
“有事就找孔師傅”,和街坊鄰里的距離更近了
去年12月,“孔勝東倉橋社區(qū)工會驛站”正式啟用。這個占地100平方米的溫馨空間,已經(jīng)成為孔勝東退休后的新“根據(jù)地”。
只要沒有特殊安排,孔勝東都會準時在這里“值班”。驛站里微波爐、冰箱、醫(yī)藥箱、打氣筒一應俱全,還配備了各類書籍報刊。這里既是戶外勞動者的歇腳點,也是社區(qū)居民的暖心驛站。
“現(xiàn)在這兒可熱鬧了!”孔師傅驕傲地介紹,“環(huán)衛(wèi)工人來熱飯,外賣小哥來接水,附近的老人家更是把這兒當成了第二個家,經(jīng)常待到下午四五點還不舍得走。”
在倉橋社區(qū),“有事就找孔師傅”已經(jīng)成為居民們的共識。今年年初,83歲的周師傅推著一輛老自行車來到驛站,說剎車不靈,騎著特別費勁??讋贃|仔細檢查后,不僅免費更換了剎車線,還貼心地考慮到老人右手力氣較大,特意把剎車改裝到右邊。
無論是建議社區(qū)建設老年食堂,還是反映窨井蓋不平,甚至是殘障人士維修輪椅的求助,孔勝東都會認真記錄,盡力協(xié)調(diào)解決?!艾F(xiàn)在大家都把我當成自家人,有什么心里話都愿意跟我說。這種被信任的感覺,真當暖心!”孔師傅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身份的“多重刷新”,公益之路越走越寬
“這雙手啊,洗不干凈了!”孔勝東笑著伸出布滿油漬與黑垢的手掌,每道皺紋里都沉淀著歲月的痕跡,孔勝東修車從不戴手套,因為親手觸摸,才能“摸得準問題、拿得穩(wěn)零件”。
每周六是他最忙碌的一天。清晨,他準時出現(xiàn)在吳山廣場學雷鋒志愿服務點,帶領一批志愿者為市民修理自行車;晚上七點,他又會出現(xiàn)在中山北路與屏風街交叉口,支起那個熟悉的修車攤。一線司機、公交后勤人員、技校學生……一批批年輕人跟隨著他投身義務修車,如今固定服務的徒弟已有15人。那把陪伴了他40年的修車錘,在退休后的日子里繼續(xù)敲打著,聲響傳得很遠,仿佛持續(xù)呼喚更多人加入這場永不停歇的愛心接力。
點開“拱墅區(qū)孔勝東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微信公眾號,上面清晰記錄著這位退休老人步履不停的足跡——在一場公益騎行活動中,他身穿紅馬甲,向市民宣傳征信安全與反洗錢知識;在天水街道“殘疾人之家”,他耐心傾聽殘障朋友的心聲;“浙BA”籃球賽,他特意趕到現(xiàn)場為運動員助威,同時還不忘倡導“文明觀賽,做禮貌觀眾”的理念。
退休后的這一年,他從手握方向盤的公交車司機,成為更多人熟悉的“孔師傅”。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那顆始終為民服務的初心?!拔疫@個人閑不下來,能為大家做點事,心里踏實?!笨讕煾嫡f著,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