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幼民
“??!我雖然不能實際的為中國奮斗,為中國民族奮斗,但我的心總是日夜禱祝著中國民族在帝國主義羈絆之下解放出來之早日成功!假如我還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瘞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讀著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的《可愛的中國》,不知不覺,淚水模糊了雙眼。
又到一年清明時,綿綿春雨寄情思,拳拳之心思奮進。這個節(jié)日就如一道燭光,讓我們清晰地辨認歷史的印記,中華民族如何在苦難中奮起,歷經(jīng)腥風(fēng)血雨、百般磨難,崛起于民族復(fù)興之路;這個節(jié)日更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人們前行的步履。未來的路,要走得鏗鏘,愈發(fā)堅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已正式施行,讀法律、祭英雄,扣好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一粒扣子,讓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中,在這個節(jié)日中得到升華。
英雄的事跡是愛國主義教育最好的催化劑、營養(yǎng)液。記得兒時,每到清明,大家都會來到烈士陵園,瞻仰英雄墓碑,清掃烈士陵墓,聆聽英雄事跡。大家肅穆、鞠躬、追思。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課滋養(yǎng)著深深的愛國情懷,生生不息。
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堅持思想引領(lǐng)和文化涵育,又要堅持教育引導(dǎo)和實踐培育。英雄的理想信念,就是最好的思想引領(lǐng);英雄的忠貞情懷,就是最好的文化涵育;英雄的忘我犧牲,就是最好的教育引導(dǎo);英雄的大義凜然,就是最好的實踐培育?!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堅持主題鮮明和融入日常,又要堅持因地制宜和注重實效。追思英雄壯舉,就是最鮮明的主題,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國慶節(jié)、烈士紀念日等節(jié)日,都是我們不忘英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時間。把思念融入日常,把情懷匯入行動,把緬懷化為奮進。從英雄事跡中追尋理想,從英雄足跡中汲取力量,走好新時代新征程新的長征路,是這些節(jié)日給予我們的啟迪。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dāng)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事業(yè)而斗爭’?!碑?dāng)我們身處今天多姿多彩的生活,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們不妨一起重讀這段經(jīng)典的語錄。人生的價值要有意義,英雄寄于我們的期望就是我們前行的坐標(biāo)。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必然要求,就要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把價值準則融入于愛國情懷,把崇敬英雄與價值取向有效貫通,我們就能深深體會到人生價值,感悟今天生活的幸福,從而激發(fā)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和孜孜不倦的進取之心。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愛國主義教育不只在清明,更在每個人的心田。哀思、深情、寄托,都表達著對英雄的緬懷。在緬懷英烈中涵養(yǎng)家國情懷,從今出發(fā),向新圖強,讓生活更美好,讓祖國更富強,這是對英烈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