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訊 (記者李婷) 記者昨天從市文廣局獲悉,集成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一站式數字平臺———“文化上海云”將于今年3月26日正式上線。屆時,上海市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電腦、電視、手機、社區(qū)大屏等終端訪問該平臺,像上網購物一般實現文化產品或服務的自選和消費,并參與互動評論。業(yè)內人士認為,該平臺的推出,將打破信息壁壘、精準對接百姓文化需求,大大提升滬上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
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共有300余家公共文化場館,每年舉辦的文化活動超過23萬場。然而,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信息不對稱”一直是一個令人糾結的難題:一方面,總有居民說不知道有哪些文化活動在舉辦;另一方面,文化場館卻常常抱怨人氣不足。而一些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舉辦的文化服務項目,市民也未必喜歡。
市文廣局決定聯手上海創(chuàng)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用現代信息科技和傳播手段改進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將文化設施、資源的供應和百姓的需求有效對接。記者昨天用手機App現場體驗了試運行的“文化上海云”平臺,發(fā)現該平臺可通過自主搜索或自動定位方式,迅速調出記者所在位置附近正在或即將舉辦的文化活動信息,各項活動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屏幕上呈現,更配有地圖標注的相隔距離和行進路線,甚至周邊的停車場信息也一目了然,市民可按需預約。
記者注意到,在“文化上海云”這個公共文化的“大市場”里,各個場館的服務數量、質量以及是否受歡迎一目了然。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些信息匯聚成大數據,將成為各場館以后工作的“智庫”,倒逼他們改進各項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送上更對胃口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