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平的心愿就是“地盡其用,讓土地‘生金’”。
2024年第一場冬雪過后,田里成片的小麥格外碧綠,走在田埂上的陳文平,滿心里是“瑞雪兆豐年”的喜悅。
“算上小麥的收成,一畝田的收入已接近萬元了?!弊鳛榇景部h楓樹嶺鎮(zhèn)源塘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畝田萬元錢”是陳文平過去一年努力的“小目標”,不僅腳下這片土地被他利用到了極致,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也兌現(xiàn)了他“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豪言壯語。
2022年年底,連續(xù)7年考核優(yōu)秀的源塘村,因“消薄增收”工作推進緩慢與優(yōu)秀失之交臂,這讓陳文平昔日這顆“驕傲的心”出現(xiàn)了裂痕。“那些日子真的不好過啊,雖然是許多客觀因素疊加導致的,但畢竟經(jīng)濟指標沒完成的結果就放在那里,實在是臉上沒光,當然自己也不甘心。”
痛定思痛之后,一臉憨實的陳文平重新燃起了斗志,并把目光投向了原本已流轉租賃出去的110畝田地,決意要在這百余畝田地里“掘地求活”。
“過了年,村里就把原先租出去的田全部倒簽了回來,此后一個多月時間,我?guī)缀趺刻於己脑诹颂锢铩!痹陉愇钠降挠媱澲校?10畝田將采取水旱輪作的方式,即先種一季水稻和高粱,接著馬上是蔬菜,然后是小麥?!拔耶敃r就跟自己說,這一年踏踏實實管好這片田,要讓它發(fā)揮出最大的效益?!?/p>
功夫不負有心人。等水稻金黃時,陳文平心里就有了底,80多畝水稻和20多畝高粱,收入70余萬元,其中,90%以上的大米被杭城的單位團購。緊接著,陳文平又帶著村民種下了杭州明康匯的訂單蔬菜,短短兩個多月時間,收入7萬余元。
“不算上小麥的收成,現(xiàn)在這110畝田每畝產(chǎn)出已經(jīng)達到8500元,不但完成了村集體經(jīng)營性收入的指標任務,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比如蔬菜這塊,光是發(fā)給村民的工錢就有4萬多元。”陳文平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目前,依靠著110畝田,村集體年凈收入20萬元,村民則除了20萬左右的土地租金和分紅之外,還有15萬元的務工收入?!半m然離‘一畝田萬元錢’還差一點,但效益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而且這樣的水旱輪作對土地也是最友好的。”
“一位村支部書記,關于100余畝土地的深情和自豪,深深地感動到我,更鼓舞了我。奮戰(zhàn)一個月整出土地,一年三輪作,水稻和高粱、霜打菜、小麥,樣樣精彩,樣樣豐收。土里“生金”,莫過于此?!?023年底,在楓樹嶺鎮(zhèn)的村級黨組織書記論壇上,陳文平的演講,引來鎮(zhèn)村干部們的大力點贊。
有了這一年的“過山車”經(jīng)歷后,陳文平也在反思,他說,最大的感觸是對于資源相對比較薄弱的村,不能將本來就不多的生產(chǎn)資源簡單地一租了之,只要用情用心,總能找到發(fā)揮最大價值的途徑。
如今,小麥還在茁壯成長,陳文平心里就已經(jīng)在盤算新一年的立體種植計劃,這將是他沖擊“一畝田萬元錢”這個“小目標”的重要一環(huán)?!捌鋵?,通過這一年的奮斗,我又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實現(xiàn)‘地盡其用’,讓土地‘生金’,讓全體村民切實享受到這片土地所產(chǎn)生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