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合肥

首頁>地方頻道>合肥>要聞

“90后”合肥小伙被大家稱為“自然百科全書”

胡文玨帶著孩子們在戶外觀鳥

胡文玨自己在戶外拍攝鳥類

胡文玨帶著小朋友在戶外觀鳥

胡文玨自己整理出版的鳥類、野花圖冊

掠過頭頂的鳥兒如何稱呼?在湖邊觀測萬鳥齊飛是什么感覺?巢湖邊的鳥類有多少種?這些答案,都可以讓有著“自然百科全書”之稱的胡文玨說給你聽。

12年的熱愛加上7年的沉淀,今年33歲的胡文玨在合肥成立了一家致力于進行自然科普教育的工作室。“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創(chuàng)辦之初,胡文玨在自己的賬號介紹里寫下心里話。

用腳步捕捉最真實的內容

“你聽!”胡文玨突然興奮地用手指著窗外,整個交流空間霎時安靜了下來,清脆的鳥鳴順著微風從窗口探入,“夏天要來了”,他指著桌上的日歷笑道。

在桌面的日歷上,除了應有的時間信息外,很大篇幅,都被一只胸口灰色、羽毛淡褐色的小鳥占據。灰頭麥雞——底部的四個大字已然揭曉它的身份。

“這是夏候鳥,當它從遠方遷飛來合肥的時候,也就說明夏天準備到了”,胡文玨望著窗外南艷湖波光粼粼的景色,癡癡地聽著從樹林里傳出的代表夏天的聲音。

“聽聲辯鳥”不是胡文玨的天賦,他用了將近十二年的時間練就這身本領。大學期間,本就對自然頗為向往的他參加了外界的環(huán)保公益組織,得以在綠林草色中,一窺各種動物的神秘。

2013年大學畢業(yè)后,沉浸在動物美學里的胡文玨,毅然選擇了“蕪湖生態(tài)”公益組織作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我本身就喜歡”,大羊用行動詮釋自己的熱愛。

工作期間,胡文玨曾赴皖南主持了一場關于自然的活動,他對鳥類的生動描繪和領隊探索,引起了不少家長與孩子對自然觀察的喜愛與好奇。

在2017年,胡文玨選擇以個人的名義,成立一家以自然科普為核心目的的工作室。“現在大家都沒啥機會和動力走進大自然看一看了,但這件事情對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

為什么賬號要取名為“聞啼鳥Nature”呢?

“這個名字沒有任何畫面,光是念起來,就足以讓人聯想到自然”,胡文玨說,了解自然,最重要的就是用五感去探索,“聞”所代表的聽覺和嗅覺,恰恰有此般意境,“將眼睛和耳朵困在視頻與音頻之中,是感受不到自然最真實的模樣與聲音的。”

科普文章中,胡文玨總會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向讀者傳遞鳥類知識,或形容孤飛的紅腿小隼為“單身鳥”;或評價太陽鳥蹭樹排便的動作“很不雅觀”,搭配自己攝影的圖片,文章便生動了起來。“自然是有趣的,講起來時也不必那么生硬。”

由于要保持日更,胡文玨幾乎每天都要跑到戶外的各種濕地公園,用相機為振翅的飛鳥按下快門。而這高頻的外出,也讓他對自然的敏感度越發(fā)增高。

“今年巢湖的候鳥種類比去年多了一些”“去年白鷺只來了一天”,對鳥類的深入觀察,使得胡文玨甚至對它們的種類、數量、每年停留時間等信息都了然于胸。“你越熱愛,就越敏感,這件事也就越自然。”

不完美的完美主義者

隨著觀察的深入,和為了拓展工作室的科普繪本,胡文玨開始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跡。婆羅洲的熱帶雨林里,他劃船看長臂猿爬行;江西的鄱陽湖邊,他等一次萬鳥群飛。

“有些動物你就是沒辦法在當地看到,所以你只能走,只能跑,深入到各個地方去”,胡文玨說,有時候他會飛往崇左,只為了看各種猴類;有時候會停留在北海,定格白鯨躍起的瞬間。

作為業(yè)余的鳥類愛好者,胡文玨也常常擔心自己的觀測和記錄會有誤,內容出錯對于一家科普工作室的經營者來說,是大忌。

“所以我經常會在出發(fā)前先查閱各種工具書,也會向領域內更專業(yè)的人士請教”,胡文玨的房間里,擺放著幾個塞滿了書籍的架子。大部分均已變皺,其中一本《中國鳥類圖鑒》的首頁與側邊,更是被翻閱的紙張微卷了起來。

為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傳播給孩子,胡文玨還將自己攝影的圖片進行整合,制成了各式各樣的小冊子。“其實對于不是那么專業(yè)的人來說,他們更需要一種簡明扼要的自然科普工具書”,胡文玨說,《合肥常見鳥類手冊》、《合肥常見夜間生物手冊》這類地域性書籍,可能會更實用一些。

書籍內容出錯了怎么辦?“所以我們開通了找茬渠道”,胡文玨笑了笑。他承認作為一名業(yè)余的鳥類愛好者,偶爾會在書籍的內容上有所錯漏,但胡文玨坦言,線上開放的“找茬”渠道,也讓自己有機會了解更多信息。

“所以才會有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我不敢保證這一版是完美的,但可以保證下一版比上一版更好”,胡文玨說,《合肥常見鳥類手冊》最早一版是2020年的,而隨著不斷修訂和補充,如今已經刊印到了2021版,正逐步更新完善下去。“先做起來,比先有一個完美的計劃和念頭重要得多。”

從事知識科普,胡文玨也會面臨“被提問”的壓力。“如果被問到不會的,真的很尷尬”,在以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他常常會一遍又一遍地翻閱書架上的書,反復地查找網上的資料,“但我現在釋懷了,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多次投入自然的懷抱,胡文玨感受最深刻的便是“無知即正常”。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大自然充滿太多未知的東西,所以才要去探索,才會有無知的情況發(fā)生。“你要有勇于承認不知道的勇氣”,捧起最新印刷出來的《合肥常見野花60種》,胡文玨淺笑道。

讓大眾重新愛上自然

胡文玨將對自然的熱愛具象化在工作室的各個角落。自己的房間里掛滿了手繪或攝影的鳥類圖片;進門的墻上懸著幾張鳥類和昆蟲的圖解。“蜂巢還有更大的,只是沒拿回來”,在一個貨架前,胡文玨指著一個干枯的蜂巢說。

滿滿當當的架子上,擺滿了各種來自自然的物品?;蚴呛麡吮?、或是昆蟲遺體;青綠色的鳥窩放在頂端,厚重的動物骨頭則落在底部,儼然造成了一個小小的動物園。“我們只撿死掉的”,胡文玨拿起一個螳螂標本在陽光下照了照后,又輕輕放回到貨架上,“觀測自然首要的就是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抓活物在我們這里是不被允許的。”

成立科普工作室七年來,胡文玨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人因為自己重新愛上了自然。有位曾經被帶領觀測的孩子,甚至送給了胡文玨一幅手繪畫,畫中描繪了他們一起觀鳥的情景。望著一大一小的背影,他很是觸動。

“現在觀鳥的人越來越多,是件好事”,胡文玨說,大眾重新燃起對自然的興趣,是他作為一名科普工作者所喜聞樂見的,“自然教育不是一次踏青,一次觀測就能完成的,大家能沉下心來持續(xù)地觀鳥,就是最好的自我學習。”

翻閱著過往的觀測記錄,胡文玨還宣稱,從現今查到的鳥類記錄來看,合肥是安徽省鳥類最多的地方。有一次他甚至在巢湖,首次看到了久久未見到的品種,“喜歡看的人多了,拍的人多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也就會被看到和認識到了。”

臨近傍晚,南艷湖的樹林鍍上了一層微紅的光,水鳥在余暉中飛行的場景又吸引胡文玨打算“鉆”進樹林,迫不及待聆聽不遠處傳來的清啼。“可能會將這件事一直做下去吧”,胡文玨說。

in合肥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9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