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晨曦初露,菜場里“新鮮蔬菜便宜賣”的吆喝聲便喚醒了街巷;當暮色浸染霓虹,夜市里鐵板與食材碰撞的聲音勾勒出市井的輪廓。這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聲響,不是城市的背景音,而是最鮮活的民生注腳。即日起,本報推出“煙火里的民‘聲’”系列報道,以微觀視角展現(xiàn)宿遷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捕捉那些被忽略卻最動人的城市聲音。敬請關(guān)注。
當暮色籠罩宿城區(qū)古城街道的樓宇,府前市集的燈串次第亮起,食物香氣便從街巷里漫溢開來。這里沒有華麗的招牌,卻有最鮮活的市井百態(tài);沒有刻意的雕琢,卻藏著普通人最動人的奮斗故事。從徐州來的花販、扎根于此的東北創(chuàng)業(yè)者、遠道而來的美食探尋者,無數(shù)人的聲音在此交織。
“需不需要鮮花?非常新鮮的鮮花!”10月7日晚上6點,34歲的徐馳已經(jīng)在攤位上將玫瑰等鮮花擺好,略帶沙啞卻充滿熱情的吆喝聲,成為府前市集入夜后的第一聲“開場白”。
徐馳來自徐州,白天他是穿梭在家具市場的生意人,下午下班后則要驅(qū)車約50分鐘,準時出現(xiàn)在府前市集的角落。“除了下雨天,我都在這兒擺攤?!毙祚Y一邊給鮮花噴水,一邊笑著說,之所以選擇在這里擺攤,是因為被府前市集的“人氣”打動。
往來的人群、喧鬧的交談聲,讓徐馳覺得“踏實”。每一聲吆喝背后,藏著他最樸素的心愿:“白天忙著家具生意,晚上出來多掙點錢。趁著年輕多拼一拼,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p>
沿著府前市集往里走,鐵板與食材碰撞的聲音格外吸引人。“稍等一下,馬上就好。加肉是吧?11元?!?0多歲的潘朝陽站在攤位前,他的聲音帶著東北人特有的爽朗。說話間,東北醋“滋啦”淋在冷面上,酸香味瞬間彌漫開來。
“咱這烤冷面用的不是一般的面皮,而是用泡好的冷面做的,口感軟糯,跟很多地方的味道不一樣?!迸顺栒f。每天他從早上開始忙活準備工作,下午4點出攤到深夜12點收攤。十幾個小時的忙碌讓潘朝陽眼睛泛紅,但說起自己的手藝,他眼里滿是驕傲。
3年前,閑不住的潘朝陽帶著烤冷面手藝來到宿遷。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份帶著家鄉(xiāng)味的小吃,很快被宿遷很多顧客接納。如今,他的攤位前總是圍著顧客。而更讓他暖心的,是這座城市的包容。潘朝陽說:“社區(qū)工作人員從來沒有因為我是外地人就區(qū)別對待,反而對我特別照顧。”這份關(guān)懷讓他在宿遷找到了“家的感覺”。
不遠處,潘朝陽的女婿董雷守著東北鍋包肉攤位。油鍋里的肉不停翻滾,時而發(fā)出聲響。漸漸地,肉變得金黃酥脆?!安缓靡馑?,鍋包肉剛賣完?,F(xiàn)做要等20分鐘,您能等不?”面對顧客,董雷的語氣格外誠懇。15元一份的鍋包肉,每一塊都是現(xiàn)炸現(xiàn)裹汁,酸甜酥脆的口感吸引了不少回頭客?!拔液推拮?、岳父一起經(jīng)營兩個攤位,都做東北特色美食?!倍渍f,雖然每天要忙到深夜,但看到顧客愿意等、吃得滿意就覺得值了。
在府前市集的另一端,來自揚州的美食博主周先生正舉著手機記錄著夜市的熱鬧與美好。作為社交媒體平臺“兔說八道”賬號的主理人,周先生正在進行全國城市探索之旅,宿遷是其中的重要一站。“夜市不僅能展現(xiàn)一個地方的特色美食,還能體現(xiàn)一座城市的包容與溫度。這里不僅有煎炸聲、吆喝聲,還有人們的歡笑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就是這座城市最真實的樣子?!敝芟壬χf。
一晚上,周先生品嘗了6個攤位上的美食?!艾F(xiàn)炸的蘿卜丸,外面脆,咬上一口香氣撲鼻;現(xiàn)做的菜煎餅,能自選菜品;3元一塊的蔥香老燒餅,香味與揚州的蔥油餅相似,卻有老燒餅的韌勁;還有很久沒吃的雞湯面,讓我品嘗到老味道……”周先生說,“路邊攤的原生態(tài)和煙火氣是最動人的,宿遷這趟沒有白來!”
夜色漸深,吃完砂鍋米線的市民任女士和李女士,正捧著剛買的鮮花閑聊。李女士說:“這里的煙火氣十足,不僅能吃能逛,還能買衣服?!?/p>
陪著妻子吃小吃的市民王子堯說:“這里的小吃都是現(xiàn)做的,衛(wèi)生又好吃,種類還多?,F(xiàn)在來這條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越逛越熱鬧?!?/p>
晚上11點,徐馳開始收拾花桶,董雷還在為顧客做鍋包肉,潘朝陽則在清理鐵板……燈光下,這些忙碌的身影、細碎的聲音,拼湊出最真實的市井生活。這里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有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記者手記:
府前市集的夜,是宿遷煙火氣的縮影。那些吆喝聲、交談聲,不僅是市井的聲音,還展現(xiàn)了一座城市的包容性,在每一個夜晚溫暖著人心,點亮著生活的希望。而這,正是煙火里的民“聲”的動人之處。(本報記者 臧子青 姜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