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高 考 分 數 昨 天 開始 查 詢 ,同 時 ,合 肥 市123所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們, 也在用和高考相似的 “答題卡模式”參加期末考試, 同時改為機器閱卷。作為合肥市小學生學業(yè)評價方式的一大改革和實驗,“答題卡模式”有哪些好處?是否會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記者采訪了合肥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改完有何效果?
手機看到娃的試卷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記者了解到, 今年合肥市 123 所學校的四年級期末考試, 統(tǒng)一采用類似于高考的 “答題卡模式”, 這是合肥市小學生學業(yè)評價方式的一大改革和實驗。
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李萍介紹, 這一模式他們已在數學學科實驗了三年, 這是第一次覆蓋語文、 數學、 英語和科學四個科目。
“今天這些學生考完試, 明天我們就開展對試卷的掃描工作。26日, 各縣、 區(qū)的老師集中閱卷, 四個科目當天同時完成閱卷。” 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張勇健介紹, 正常情況下, 本月底, 家長們就能通過網站或手機 APP 看到孩子的試卷, 哪一道題做錯了, 錯在哪兒了, 都有清晰而具體的評語。
考題如何設置?
完全依據課程標準
記者了解到, 此次 123個試點學校的四年級試卷, 為合肥市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出卷, 與其他學校的考題不同。
“每門學科有 10名核心命題成員, 都是從各縣區(qū)抽調的, 之前有過命題經驗。” 李萍表示, 考慮到各個縣區(q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不一, 所以最終決定統(tǒng)一出卷。
以往有些家長曾在朋友圈 “曬” 出孩子的考題, 竟難住了一批高學歷的成人。對此張勇健表示, 這也是統(tǒng)一出題的重要原因, 因為近年來部分縣區(qū)的小學生考題, 存在追求難度、 深度甚至出 “偏題” 的傾向,“這一傾向要扭轉, 此次試點學校的題目是依據課程標準來出的。”
記者了解到, 明年, 試點學校四、 五年級的考題, 仍將由合肥市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出題。
增負還是減負?
從長遠看好處明顯
老師參加機器閱卷的培訓, 學生要學習 “答題卡” 的涂寫, 是否增加了老師、 學生的負擔?
對此, 李萍表示, 老師和學生初期有一些麻煩, 但從長遠看,通過新的學業(yè)評價方式形成大數據, 能幫助孩子快樂學習、 老師有效教學, 起到減負作用。
與以往成績報告冊只有分數不同, 改革后, 家長拿到手的成績報告冊是評級以及知識點掌握情況的分析。對于老師而言, 大數據也能幫助提高教學能力,“比如同一類題型, 別的學校錯誤率只有 10%, 自己的班級學生錯誤率高達 50%, 那么問題就不在孩子, 而在老師。”
覆蓋范圍如何?
后年有望全面推廣
李萍表示, 根據合肥市的實際情況和多數申報學校的要求,決定今年從四年級開始實驗, 以后會逐年增加,“初步確定明年推廣到四、 五兩個年級學生; 后年推廣到四、 五、 六三個年級的學生。”
為什么不在三年級推廣呢?李萍解釋道, 由于三年級及以下學生仍習慣使用鉛筆書寫, 鉛筆字跡的深淺將影響到試卷的掃描效果,孩子對答題卡的運用能力也有限, 可能產生 “問題卷”。
張勇健表示, 目前蜀山區(qū)、 包河區(qū)的所有小學都參與了試點, 但合肥個別縣、 區(qū)只有兩所學校參與。如果實驗成功, 這一模式有望在2018年秋季推廣至所有縣、 區(qū)。
為何增加科目?
提醒學校全面教學
與其他學校只考語文、 數學和外語不同, 這次試點學校多考了一門 “科學”, 這又是為何呢?
對此, 張勇健表示, 這是特意安排的, 是想用測試的方式, 引起學校對科學這門課程的重視, 以及達到提升孩子們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
“在前幾次的指標評價中, 我們發(fā)現合肥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上海等發(fā)達地區(qū)差距很大。一些學校對科學也不夠重視, 我們統(tǒng)計, 全市科學專職教師只有幾十人, 師資力量非常薄弱。” 張勇健說, 考慮到實際情況, 此次科學考試內容比較簡單, 分值只有 50分, 考試時間是 30分鐘。
張勇健表示, 增設 “科學” 考試是希望引起學校重視, 起到一些導向作用, 比如增加該科目老師的招聘等。新安晚報 安徽網記者 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