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浙江寧波的公交車,記者亮出上海交通卡App上的乘車二維碼,問:“上海的碼能掃嗎?”司機師傅愣了一下,沉默著搖了搖頭。車上一位乘客熱情指導:“你用支付寶,把定位切換到寧波就行?!?/p>
記者將“上海的碼”靠近寧波公交車上的掃碼機具,“嘀,掃碼成功!”司機師傅和寧波乘客目瞪口呆。
早在2023年7月,上海與寧波之間,已率先實現公交輪渡等公共交通一碼通行,并成為大城市之間乘車碼互聯互通的首例試點?;ネǖ拇a,采用交通部二維碼支付規(guī)范和標準,不必再額外切換,直接亮碼即可。
以此探索為基礎,2023年11月,長三角交通領域“一碼通行”正式啟動。而后,2024年1月,上海和嘉興實現交通部二維碼互聯互通;2024年7月,臺州同樣完成公交一碼通工作;今年3月,蘇州也將加入公共交通乘車碼互通行列。根據計劃,2025年,上海將全面實施《本市推動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推動長三角區(qū)域交通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其中便包括持續(xù)推進長三角交通“一碼通行”。
不過,對于大多數長三角城市居民而言,異地乘車掃碼仍是一筆糊涂賬。
各地乘車掃碼的方式已十分豐富,以上海為例,依托上海交通卡、隨申辦、支付寶、微信、云閃付、12306等App,有政務服務碼“隨申碼”、上海交通卡二維碼、Metro大都會App二維碼等多種交通碼供市民選擇,但很少有乘客說得清,究竟哪個二維碼能夠在長三角異地掃碼。
一個二維碼背后,實則涉及利益、標準、觀念和意愿上的分歧。二維碼互聯互通,正是在嘗試打破公共交通領域的行政藩籬。畢竟,一碼不通,何以一體化?
為何推進速度緩慢
很少有乘客知道,上海交通卡、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App所展示的都是已按照交通部標準改造的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
在寧波、嘉興、臺州等實現“一碼通行”的城市,即便異地乘車也不必切換,直接掃碼即可。
通過寧波市民卡App、寧波市民卡微信公眾 號、寧波市民通App等平臺申領寧波交通云卡,下載嘉通行App嘉興公共交通乘車碼,下載臺州出行App使用臺州公共交通乘車碼,都可同樣實現長三角內幾個城市的互聯互通功能。
但“一碼通行”推行至今,使用這項功能的長三角居民人數不算多。
2023年7月起至2025年2月初,在上海刷寧波交通碼乘坐地面公交、輪渡的,累計使用572筆,消費金額1168.4元;上海市民通過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在寧波掃碼乘坐公交的,累計使用24722筆,消費金額47211.42元。
2024年1月,嘉興與上海等地實現公共交通二維碼互聯互通,1年來,持異地二維碼到嘉興掃碼乘車的有1.3萬人次,其中,1.29萬人次使用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
2024年7月,臺州實現公共交通“一碼通行”。2025年1月的數據顯示,異地二維碼到臺州本地交易145筆,臺州二維碼到異地交易18筆。
這樣的數字,與單個城市每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幾十萬人次相比,著實有些不起眼。
造成這一尷尬的因素與“一碼通行”的城市數量較少直接相關。自2023年11月上海市交通委印發(fā)《長三角交通領域“一碼通行”工作方案》以來,相較于通知中明確的任務分工表,實際推行速度慢了一些。
按照工作方案,上海與蘇州、嘉興等部分城市的互聯互通試點工作應在2023年先行啟動。2024年啟動滬蘇浙皖11個城市的互聯互通工作。2025年將進一步擴大城市范圍。
而實際情況是,截至2025年2月,僅有上海、寧波、嘉興、臺州4個城市實現互聯互通。蘇州相關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于今年3月加入這一行列。
推動交通部標碼落地,這一工作本身技術門檻不高。嘉興公運中心公交管理科科長賀曉民向記者介紹其中過程:“向交通部申請密鑰,進行二維碼開發(fā);經過多輪技術測試,保證掃碼、讀碼的穩(wěn)定性和數據的即時性;通過入網認證后,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數據交換系統,取得二維碼證書;同步對公交車刷卡機具進行升級?!?/p>
互聯互通的工作更復雜些?!案鞯卦谶M行二維碼開發(fā)時,優(yōu)先考慮本地情況,在市域范圍內能消費能清算就可以了?!睂幉ㄊ忻窨ㄟ\營管理有限公司產品市場部總監(jiān)王飛說,與其他城市對接時會發(fā)現問題細節(jié),“比如,互聯互通的字段可能已被占用,用在其他領域的場景消費上。”
邁過技術門檻,資金保障、改造意愿等,都可能成為限制項目進度的關鍵因素。
寧波相關的改造工作要追溯到2017年,從實體卡升級到二維碼,需要將公交車上搭載的刷卡、讀碼機具全部更換,共1萬多臺,僅這一項開銷便花費3000多萬元。
問題很現實。城市規(guī)模越大,車輛數量越多,改造成本也就越高。這筆開銷,由哪家單位具體承擔?
在臺州,臺州市暢行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具體落實“一碼通行”相關改造工作。這是一家公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前身是公交IC卡公司,專門負責臺州市公共交通卡的發(fā)行工作,現在業(yè)務拓展到互聯網智慧交通項目的建設與維護。
在寧波,寧波市民卡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承擔這部分工作。該公司負責市域公交一體化的票款清分結算等,后又承擔智慧城市建設的部分職能。在市民卡的前期應用上以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居多,涵蓋政務服務、民生保障、社區(qū)校園等功能。
記者觀察到,率先完成公共交通二維碼部標碼改造的這幾個城市,承接任務的主體單位都與交通運輸部門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無論受“歷史淵源”影響,還是“股權占比”起了作用,交通運輸部門能在公司決策環(huán)節(jié)“說得上話”。
否則,其中便涉及部門之間協調統一的難題。在一些城市,此類開發(fā)任務在大數據局,也有些市民卡公司,業(yè)務開展由人社部門指導,公共交通二維碼的改造任務可能要排在其他項目后面。
“即便交通部門想推,這塊業(yè)務也不在管轄范圍內?!币晃唤煌I域干部有些無奈,“畢竟要催著別人干活,進度會大受影響?!?/p>
二維碼背后的大門道
一個二維碼看似簡單,背后門道十分復雜,牽扯App活躍度、用戶數量、經營收入等,不過繞來繞去,最根本的,還是乘客掃碼支付的乘車費用。
記者在寧波乘坐公交車,刷碼時使用上海的二維碼扣款,車票費用也從上海交通卡中扣除,實際進行服務的卻是寧波公交車。如此異地掃碼,費用到底算誰的?
這一問題倒也不難解決,只需增加一個“清分結算”的步驟。乘客掃碼上車后,所產生的費用先進入一個“中轉站”,每隔一段時間統一清算。賀曉民給出一個形象的比喻,“誰家的孩子誰抱走”。
但還有一個問題。掃碼乘坐公交車,每筆交易額度不大,掃碼次數多了,積少成多,金額同樣可觀。資金在“中轉站”中沉淀,產生的利息如何處理?更棘手的問題是,若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乘車數據與實際到賬金額不相符的情況,誰來“多退少補”?
前兩年,在實現市域公共交通一碼通過程中,各地已積累了一些經驗。
“拿著嘉興市區(qū)的公交碼到平湖坐公交車,識別不出來?!辟R曉民介紹。起初,嘉興市區(qū)、嘉興港區(qū)、海寧市、平湖市等,都有各自的碼,“嘉興起碼有六七個碼?!睘榱藢崿F“一碼通行”,各區(qū)縣的公交公司坐在一起,線路、車輛、機具、賬戶等各項工作逐一協調。大半年之后,終于統一成一個碼。乘客不必再更換二維碼,乘車費用由后臺進行內部清分結算。
寧波也有相似經歷。之前,寧波至少有20家公交公司,其中一個縣便有八九家公交公司,還有一些是民營企業(yè),每個區(qū)縣公交的運營由不同公司運營。每家企業(yè)都有各自的系統,也有分別獨立的支付方式?!?019年,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全部改造完成后,公交統一支付、統一運營、統一清算,真正實現全市城鄉(xiāng)公交一碼通用?!睂幉ㄊ薪煌ㄟ\輸局業(yè)務負責人說。
但把“一碼通行”的范圍擴大到長三角,難度又大了許多。一筆筆乘車費用累積,少一分不行,多一分也不行,跨越行政區(qū)域的清分結算需要一家“中央銀行”。
在上海與寧波地面交通實現“一碼通行”之前,很難找到可以完全復制的路徑。不過,在長三角,關于公共交通支付方式的互聯互通,已有不少探索,可供參考借鑒。
此前,長三角41座城市已實現交通部公共交通實體卡一卡通。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下屬的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全國一卡通清分結算平臺建設工作。也就是說,由這個平臺在城市之間扮演票款“中轉站”角色。
2019年前后,長三角當時已經開通地鐵的9座城市,共同探索推出軌道交通的“一碼通行”。在上海Metro大都會App上,能夠切換出蘇州、杭州、寧波等長三角城市軌道交通二維碼。當時,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作為牽頭方,承擔清分結算的任務。
還有一種解法。去年12月,環(huán)滬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揭牌。該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上海、嘉興、蘇州三地相關軌道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缡〕请H、市域鐵路運營中的票務清分、成本清算工作,便是其承擔的重要職責之一。
選擇借力交通部、由牽頭方承擔任務,還是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清分結算模式的確立,又與二維碼的選擇相關。
一開始,關于長三角“一碼通行”,各地曾提出其他方案。比如,先制定長三角內部標準,推行上海政務服務碼“隨申碼”,但浙江有浙里辦、江蘇有蘇服碼、安徽有安徽碼,選擇其一,或各自改造,工作量都太大。
2016年4月,交通運輸部正式發(fā)布《交通一卡通移動支付技術規(guī)范》。上海、寧波等城市在原來自有乘車碼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也有一些城市,例如嘉興、臺州等,以此為標準,建立自發(fā)碼平臺。推行部標碼,既具備基礎條件,也方便日后在全國范圍內互通。
2022年底,上海與寧波率先達成一致意向,以交通部標碼為基礎,探索兩個城市之間的對接。清分結算工作參考了實體卡互通的思路。“之后,雙方聯合交通部一卡通運營主體中交金卡公司,共同探討技術實現,經過多輪測試驗證,成功實現上線?!蓖躏w說。
當時,全國范圍內還沒有關于城市之間異地刷碼的先例。技術規(guī)范雖然明確,實際落地的相關經驗依然缺乏。上海和寧波之間,率先完成了一次“流程穿越”。
2023年2月,在江蘇南通召開的長三角地區(qū)三省一市交通運輸部門主要負責人工作會議上,以“部標二維碼互聯互通、省級政務碼試點應用”為原則,推進“一碼通行”,成為各地共識。
若長三角公共交通“一碼通行”實現區(qū)域城市全覆蓋,長三角地區(qū)市民無論通勤、出差或旅游,乘坐公共交通不必再下載或切換對方城市的App,憑本市發(fā)行的乘車碼即可乘坐各地公交。
“現在只能通4個城市,以后全國范圍內,‘一碼通行’的城市數量就是50個、100個,長三角又走在前面了?!辟R曉民信心滿滿。
“一碼通行”后的同城待遇
如今,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已經十分豐富。公共交通卡實體卡互聯互通已覆蓋長三角41座城市,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也已在幾年前完成對各地公共交通二維碼的集納展示,只要切換定位便可申領使用。
另外,“一碼通行”推出后,政府有關部門需承擔更多責任。若展碼時出現故障、刷碼時系統反應不及時,反倒會給政府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在這一背景下,以政府為主導,改造建立區(qū)域范圍內“一碼通行”的平臺,意義還大嗎?
王飛回憶,2020年,二維碼等移動支付的普及達到高峰期,除了實體卡的互聯互通之外,市民對跨越地市的移動支付同樣存在需求。
某地一位交通領域干部告訴記者,當地一開始并未開通掃碼乘車服務,市民意見紛紛通過市民熱線、市長信箱等各種渠道反饋過來,使用二維碼的意愿十分強烈。
最先感知到變化的是市場化平臺。通過切換定位,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平臺可以實時獲取當地交通碼。這種方法簡單便捷,一度深得人心。
隨著移動支付方式普及,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發(fā)碼平臺,不用切換定位,能否在異地實現刷碼乘車?”
與此同時,公共交通的乘車優(yōu)惠與折扣,成為自發(fā)碼平臺的一大吸引力。在嘉興,刷交通碼能夠享受與實體公交卡同等優(yōu)惠的力度,即一次乘車原價2元,上車刷碼、刷卡半價,70周歲以上老人、退伍軍人、殘疾人等,乘車免費,5小時內免費換乘。而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掃碼乘車,相當于現金支付,一般不享受單次優(yōu)惠。
“卡碼同權”的政策推出后,嘉興嘉通行App每月下載量增長八九千人次。
長三角一體化交通先行,異地乘坐公共交通享受優(yōu)惠政策,也是“同城待遇”的重要實踐。
實體卡一卡通已有嘗試。2023年5月1日起,持有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卡的外地游客,在寧波乘坐公交車和軌道交通也可享受當地公共交通優(yōu)惠政策——乘坐市區(qū)公交車享受6折優(yōu)惠,乘坐軌道交通享受9.5折優(yōu)惠。
寧波交通運輸部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僅這一項面向外地游客的優(yōu)惠政策,當地財政部門已給予了大量補貼。換言之,外地游客到寧波已享受到了巨大的折扣福利。
結合前期城市間溝通情況,考慮各地乘車碼相對獨立以及公共交通行業(yè)改造的復雜性,王飛認為,“基于交通行業(yè)統一的二維碼支付標準,才有可能讓長三角居民享受公共交通刷碼乘車的‘同城待遇’?!蓖瑫r,“寧波正在積極探索二維碼的融合,爭取打造交通行業(yè)、社會保障、居民服務等的一碼通”。寧波市一卡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管劍波說。
與公共交通領域的二維碼類似,長三角各地還有社保碼、社區(qū)碼等,多少涉及民生的二維碼正待共建共享、“一碼通行”,長三角一體化的“同城待遇”更待升級。(記者 鞏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