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傳言稱,南京玄武湖2只大鴛鴦帶著8只小鴛鴦,被3名不明身份男子拿彈弓射擊,已有2大2小失蹤。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連日關(guān)注發(fā)現(xiàn),今年3月18日,春寒料峭的玄武湖迎來了這對可愛的鴛鴦夫婦棲居,引起不少愛鳥人士關(guān)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拍拖”,6月2日,有愛鳥人士拍到鴛鴦媽媽帶著愛情的結(jié)晶,走出窩巢散步覓食,當(dāng)時有8只小鴛鴦。然而,6月6日,有市民發(fā)現(xiàn),辛苦照顧寶寶的鴛鴦媽媽失蹤了。僅隔4天之后,又有2只鴛鴦寶寶不見了。
紫牛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多方調(diào)查后,但未能獲得有效線索和證據(jù),直接證明這些失蹤鴛鴦被害,但有愛鳥人士稱看到一名男子曾手持彈弓射擊過鴛鴦。由此而來的是,為保護這些人類的朋友,附近居民及情侶園的保安們和“東郊攝影群”里的愛鳥人士,自發(fā)組織起了保護鴛鴦護鳥隊,并組建了一個近500人的微信群,從早至晚,排班輪流看護,既防范被不法人士傷害,同時也防止野貓和黃鼠狼的騷擾。對于失蹤的鴛鴦,警方已經(jīng)介入調(diào)查。

一對鴛鴦夫婦,
玄武湖邊孵下8只寶寶
針對前幾天,有傳言稱玄武湖邊有2大8小10只鴛鴦遭人射擊,進而造成2大2小失蹤一事,紫牛新聞記者來到現(xiàn)場,進行了一翻調(diào)查。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鴛鴦爸爸早前就飛走了,遭遇暗算的是鴛鴦媽媽和2只小鴛鴦。
南京一位愛鳥人士蘇先生,最近多年一直關(guān)注南京多地鳥類的分布與遷徙,他自然也熟悉玄武湖一帶的最新變化。“最早是在3月18日,玄武湖里來了一對野生鴛鴦夫婦棲居。從常理來說,鴛鴦3月份就該離開南京,但這對鴛鴦似乎打算在南京定居了。”蘇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南京也有其它冬候鳥留下來的先例,這對鴛鴦能留在南京玄武湖繼續(xù)生活,表明它們可以適應(yīng)南京的季候及生態(tài)環(huán)境。
自從發(fā)現(xiàn)鴛鴦留在玄武湖后,蘇先生一直持續(xù)觀察它們的活動規(guī)律。“一般清早這對鴛鴦會出來,多在靠近情侶園的湖面嬉戲。此后隨著游人及散步鍛煉市民的增多,它們就鉆進附近草里,隱藏了自己的行蹤。到傍晚6點至7點多,再次出來覓食、散步。”蘇先生說,4至5月份時,這對鴛鴦曾經(jīng)消失過一段時間,他推測可能是產(chǎn)蛋孵雛了。蘇先生介紹,南京玄武湖以水清水美而常引來各類鳥兒前來棲息,其中就有不少野鴛鴦,通常一只孵雛,一只負責(zé)捕食,單獨外出的一只的身影目標較小,也就比較難發(fā)現(xiàn)了。
至6月2日上午,蘇先生再次發(fā)現(xiàn)了這對野鴛鴦,他們一前一后從湖畔出來,緊隨其后的是多只毛茸茸的小寶寶,仔細一數(shù),竟然多達8只。小鴛鴦們始終不緊不慢地跟在爸媽身邊,形影不離,這一幅畫面就像人類一家人溫馨地踱步于湖邊,相扶相攜,很有意思。玄武湖這對冬候鳥鴛鴦繁殖出了自己的小寶寶,這還是“鳥友”第一次看到野生鴛鴦在南京繁殖,超萌可愛的樣子,引得市民爭相觀看。

“這10只鴛鴦一下子成了玄武湖的明星,吸引了好多人前來拍攝,攝鳥的愛好者們帶著‘長槍短炮’跟拍。”蘇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它們一會在湖邊曬太陽,一會又揮著毛茸茸的小翅膀,一個猛子扎到水里,玩得不亦樂乎,這些都定格在攝像愛好者的鏡頭里。
鴛鴦失蹤,
有人稱曾看到3男子持彈弓射擊
“我記得是6月6日,這是比較蹊蹺的一天,鴛鴦媽媽不見了。”蘇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為此還繞著玄武湖找了一大圈,第二天又去尋找,未能找到大鴛鴦。此后再也沒有看到過,鴛鴦媽媽的失蹤成了個謎,按理說,小鴛鴦羽翼未豐,媽媽不會離開它們的。
然而,更糟的還在后面,6月10日,有人發(fā)現(xiàn)8只小鴛鴦只剩下6只,有2只小鴛鴦不見了。那么,這失蹤的2只鴛鴦到底去了哪里呢?
25日下午,紫牛新聞記者再次來到玄武湖邊,如今小鴛鴦灰白相間的羽毛已經(jīng)漸漸長豐滿了。下午,記者在玄武湖畔的情侶園一處水域看到了5只小鴛鴦,比起剛孵化時變得更加漂亮。3只在岸上的灌木叢中,2只在水中游弋。在附近看守它們的愛鳥人士“騎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能看到的就這5只,還有1只應(yīng)該在大湖里,那只小鴛鴦因24日風(fēng)浪大,在回巢時受到驚嚇而走散,目前還沒有確切下落。

“騎士”是東郊攝影群里愛鳥人士。他告訴記者,其實早在6月4日中午12點05分時,有3名年輕男子手持皮筋彈弓,射擊兩只大鴛鴦,這一幕被旁邊跟拍的一名攝影愛好者看到后,立即上前阻止,并報警求助。不過這一說法,“騎士”也是聽說,他出示群友發(fā)的照片給記者看,只見3名可疑人員穿著白色衣服,看起來像廚師。這一消息出來之后,情侶園的保安也報了警。玄武湖派出所民警趕到現(xiàn)場,但3名男子已經(jīng)走了。因現(xiàn)場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鴛鴦被射死,也未發(fā)現(xiàn)有受傷鴛鴦,民警現(xiàn)場做了登記。同時,這名攝影師還向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報告這事兒。
“這3名男子可能是附近某個餐館的,年齡不大,我當(dāng)時看到他們還穿著類似廚師的服裝。”一位知情人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因為隔得有點遠,看不太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穿著統(tǒng)一的類似廚師或者餐館的服裝,鴛鴦失蹤是否跟這3個人有關(guān)?現(xiàn)在沒有定論。
25日下午,記者來到玄武湖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確實接到過這起報案,分局對此事也很重視,但是并無證據(jù)表明照片中3名白褂男子射殺了鴛鴦,這事還在調(diào)查中,但尋找證據(jù)和線索很難。
自發(fā)組織近500人微信群
輪流看護到它們長大
在玄武湖靠近情侶園一帶,因綠化及樹森覆蓋率高,也是鳥兒容易滯留的地帶,但同時也是一個管理的盲區(qū)。“這里有時人流少,管控人員巡查過后,就會形成空檔。”正在玄武湖邊散步的一位市民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此前旁邊的杉樹林中就有人張網(wǎng)捕鳥,多只鳥兒慘遭毒手,被人發(fā)現(xiàn)報警后被民警拆除,而周邊也曾出現(xiàn)過多起用彈弓射鳥的事例。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自從出現(xiàn)鴛鴦失蹤一事后,他們迅速組織起了一個微信群護鳥,多達492人,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9到10點鐘,早中晚都排班,輪流照看。記者在情侶園還看到“東郊攝影群”的護鳥隊在水邊插著旗子,以示護鳥。“騎士”說,他每晚9點多鐘,通過水面逆光剪影判斷小鴛鴦們是不是回到了水邊的小窩里,親眼看著它們進窩后,自己才會和妻子一道回家休息。
一位成員說,因為替這些小鴛鴦們的成長擔(dān)擾,眾多愛鳥市民以及公園保安開始日夜巡護,既防范不明人的攻擊射殺,同時也防止野貓和黃鼠狼前來騷擾。附近的市民稱,如今,有了這些好心人的看護,這6只小鴛鴦在這里快樂地生存,一點也不膽怯,甚至有人靠近它們也不跑開,玩得不亦樂乎,自己還會捕捉小魚小蝦米!

“謝謝大家輪流值守,有了他們的看管,才會有小鴛鴦的茁壯成長。”這位愛鳥人士說,他們一直保護著這些小鴛鴦,直到它們能飛,飛離這個地方,去接受大自然的挑戰(zhàn)。“騎士”告訴記者,再守護十幾天,這些小鴛鴦就會飛了,也不會再被人攻擊了。記者在現(xiàn)場時,也恰逢情侶園的兩位保安師傅在巡邏,據(jù)說管理處聽說鴛鴦失蹤,也組織保安加強巡邏。
蘇先生向紫牛新聞記者介紹,鴛指雄鳥,鴦指雌鳥,合成鴛鴦指代這種鳥類。雌雄鴛鴦毛色相異,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艷而華麗,頭具艷麗的冠羽等特點,非常醒目,也好辨認。而雌鳥嘴黑色,腳橙黃色,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它們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蘆葦沼澤和稻田地中,雜食性。鴛鴦是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因為出雙入對,被視成愛情的象征。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這樣描述鴛鴦的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繁殖于中國東北,冬季遷至中國南方。記錄廣泛但群種數(shù)量普遍稀少。常被捉來籠養(yǎng)。”同樣,鴛鴦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列入中國Ⅱ級重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