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技藝大展開幕,亳州市闞疃大塊板雞制作技藝、渦陽苔干、華佗夾脊穴灸法等非遺項目亮相開幕大展。
據(jù)悉,闞疃大塊板雞起于清朝末年,至今約130年歷史,是蜚聲省內外的一方名小吃。它色澤亮麗、香氣撲鼻,雞皮勁道清脆,雞肉肥而不膩、板而鮮嫩,深受消費者歡迎;渦陽苔干,產于渦陽縣,是一種由萵苣狀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條狀蔬菜,在產地已有幾百年的加工種植歷史,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渦陽苔干均被地方官員作為貢品進貢給朝廷,故又名“貢菜”,渦陽苔干含有17種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鈣、磷、鉀、鈉、鐵等營養(yǎng)元素,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具有清熱、明目、解毒、利五臟、通經脈等功效;華佗夾脊穴因華佗首先發(fā)現(xiàn),并付諸醫(yī)療實踐而得名,華佗夾脊穴穴位多,常用的穴位就有脊柱兩側56個之多,華佗夾脊穴處在重要的臟腑位置,每穴下都有脊神經和血管等,因此華佗夾脊穴被古今醫(yī)學家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技藝大展每兩年舉辦一屆,今年是第六屆,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研究、保護的重要平臺。亳州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