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合肥市廬江縣泥河鎮(zhèn)月形村20多戶困難家庭迎來一份春節(jié)“禮包”。送來“禮包”的愛心人士,同樣也是來自泥河鎮(zhèn)。她的名字叫張馨允,自幼家庭困難,因為受到過愛心幫助,所以長大后也想回饋家鄉(xiāng)。
張馨允正在送“新年禮包”。
1987年,張馨允出生在廬江縣泥河鎮(zhèn),從小和爸爸兩人相依為命,年僅15歲便隨著鄰居一起去外地打工。后來,受身邊人影響,張馨允開始有了自己做生意的想法。創(chuàng)業(yè)之初,她住過網吧,啃過饅頭,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用,而她始終不向困難低頭。2016年,她開了一個小公司,經營日化用品和食品,漸漸地闖出了一條路子。
春節(jié)將至,張馨允主動聯(lián)系到廬江縣泥河鎮(zhèn)月形村的村干部張東,表示自己想要給家鄉(xiāng)的老人送一些慰問品,希望可以協(xié)商慰問事宜。對此,月形村在各片區(qū)共找了22戶家庭比較特殊的群眾,與張馨允約定好,在1月14日,為他們每人送上一份被子、米、油等物品。
收到“禮包”后,老人們紛紛開心地笑了。一位癱瘓在床多年的老人更是感激地說,“好心人考慮得太細致了,將禮物直接送到我的家里。”
“因為小時候是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庭條件也比較困難,所以來自別人的每一份善意都會讓她記在心里、感動萬分。”之所以想到要回老家給家鄉(xiāng)有困難的人一點幫助,用張馨允的話來說,自己早就有這樣的想法。
“我小時候家里特別窮,小學老師許峰對我很關心,曾送給我許多衣服。在泥河鎮(zhèn)初級中學讀書時,班主任也給我發(fā)過助學金。”說起往事,張馨允依然很感動。
她表示,之后還有計劃找兩個孩子幫一幫,“我理解他們需要什么,所以想通過我的努力,也為他們做點什么。”據(jù)張馨允介紹,在此之前她也曾發(fā)現(xiàn)過一些求助信息,每每碰到這種情況,她總是會伸出援手,最多的一次捐了1.5萬元,至少也有兩百元。
泥河鎮(zhèn)工作人員坦言,張馨允憑借勤奮的努力與不畏艱辛的精神,從被關愛到用心關愛別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的真諦,值得點贊。“也歡迎她?;丶铱纯矗?rdquo;
合報合愛同行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任海怡 通訊員 徐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