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擬認定人員名單,我市15位非遺傳承人上榜,入選數(shù)量位居全省前列。用心“傳幫帶”。鼓勵名家收徒授藝,韓再芬、劉國平等5名黃梅戲名家擔任院校專兼職教授,岳西鼓書代表性傳承人殷小雅、桐城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薛海霞等設(shè)立傳習所或工作室,王河舒席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良會帶徒100多人。用功“比演練”。開展“新人唱主角”活動,組織近10名高校和劇團青年演員亮相第二十屆文博會;舉辦三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石梓潔、楊文俊等獲專業(yè)組“小梅花”稱號。用力“育選推”。實施鄉(xiāng)村文藝種子工程,開展市縣兩級非遺傳承聯(lián)合培養(yǎng)工作,組織非遺培訓(xùn)班、非遺進校園活動。200余位青年傳承人參加非遺培訓(xùn)班,近100名學員進入戲曲院校委托培養(yǎng)。目前全市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1人,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800人,基本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體系。(撰稿人:陳生生 審稿人:劉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