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合肥市第十三屆運動會青少部普及類國際跳棋比賽在瑤海區(qū)三十八中新校區(qū)舉行,作為首次亮相市運會的棋類項目,合肥百名小棋手正在向省內的國際跳棋高水平隊伍追趕。
合肥市的象棋、圍棋、國象、五子棋和國際跳棋這“五棋”項目中,國際跳棋是起步最晚的一個項目。此次參賽人數(shù)最多的隊伍來自新站高新區(qū),基本上以關井小學和淮合花園小學的學生為班底。新站區(qū)圍棋協(xié)會的吳濱老師告訴記者,新站在這兩所學校學習推廣國際跳棋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課后三點半和社團兩種途徑,為了向高水平看齊,關井小學的師生代表還特地組團前往潁上學習取經(jīng),他們也請潁上的老師來上課。
今年4月20日,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亞洲國際跳棋錦標賽上,來自潁上縣耿棚鎮(zhèn)天馳學校六年級的羅紫軒代表中國隊參加了64格U14女子組超快棋、快棋、常規(guī)賽等三個組別的角逐,奪得了一金、一銀和一個第五名,她也是安徽省第一位奪得亞洲冠軍的國際跳棋選手,而潁上縣耿棚鎮(zhèn)天馳學校,正是安徽棋院打造的國際跳棋訓練基地。
擔任本次比賽的裁判長汪潤,就來自潁上縣。他向記者介紹了潁上縣天馳學校的訓練模式。學生每天放學和晚自習都要抽時間進行訓練,正是這種勤學苦練,使得這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學校冒出來一個亞洲冠軍。
在本次比賽中,來自關井小學的8歲小棋手許景怡告訴記者,她練習國際跳棋才一年多,感覺這個項目容易學,而且能使頭腦更靈活,今后準備刻苦訓練,爭取在大賽中拿到好成績。
合報樂·皖體育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 合報全媒體記者 韋韜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