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張 怡
5月31日下午,天臺赭溪老街通越門人聲鼎沸。高高的城墻上,一側(cè)掛著“平安安康”巨幅標(biāo)語,另一側(cè)掛著菖蒲、艾草、蓑衣,端午氛圍濃厚。
“三、二、一,比賽開始!”下午4時整,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赭溪老街首屆百人裹粽民俗盛會正式拉開帷幕。
陳阿婆有著40多年包粽子經(jīng)驗(yàn),只見她將3張粽葉疊在一起,折成漏斗狀,舀米、放肉、包裹、纏線,動作一氣呵成。短短幾分鐘,她就包好了6個棱角分明的粽子,“我們幾個老姐妹一起來的,輸贏不重要,大家一起開心才重要。”
孫女士包的粽子很是“迷你”,長度僅有三四厘米。她用繩子將5個粽子綁成五角星形狀,創(chuàng)意十足?!斑@是送給女兒的端午禮物?!标惻空f,“給小孩子吃,包小點(diǎn),幾口一個,不浪費(fèi)?!?/p>
與比賽區(qū)緊張激烈的氛圍不同,一旁的游戲區(qū)則是歡聲笑語不斷?!翱靵砗臀冶荣悺薄巴郏业谝淮尉屯吨辛恕薄愤^游客紛紛嘗試投壺,討個“投福納吉”的好兆頭。
下午5時,比賽結(jié)束。現(xiàn)場架起了大鐵鍋煮粽。柴火熊熊燃燒,在氤氳熱氣中,粽葉的清香漸漸滲入糯米里。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咸肉粽或蜜棗粽品嘗,還不忘開啟一場“甜咸之爭”,端午變得更加熱鬧。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