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曄
國慶假期,是上海促消費的超級黃金周,海外游客也加入掃貨大軍。
中國奢牌、海派旗袍蔓樓蘭在上海有14家門店,其中長樂路上的錦江迪生店,外籍人士占進店消費人群的近40%,今年7月剛獲得“離境退稅商店”和“即買即退”資質(zhì)。10月1日至今,因“雙節(jié)”和離境退稅加持,該店營業(yè)額同比增幅達30%以上。
慕名來店的,既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客人,也有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的中國文化愛好者。“老外充滿好奇。具備什么條件才能叫旗袍?為啥旗袍龍在下、鳳在上?一件旗袍要繡多久?幾十個問題拋過來,問得極仔細。通常來講,我們每服務(wù)一名(組)客人,耗時約2小時。不過外籍客人一般目的性很強,來了就要買,進店轉(zhuǎn)化率至少三分之一。”蔓樓蘭總經(jīng)理陳黎介紹。
10月4日的一單生意讓陳黎印象深刻。一位來自墨爾本的顧客,她的孩子近期將在上海和平飯店舉辦婚宴。她把參加婚禮的7位姐妹統(tǒng)統(tǒng)帶來上海,帶進蔓樓蘭錦江迪生店,請閨蜜們各自挑選心儀旗袍,人手一件,總金額超過11萬元。
蔓樓蘭董事長裘黎明已看慣老外的興奮與熱情。他自信地告訴記者:“外國人試穿旗袍后大多愛不釋手,往往當場就拍照、拍視頻,與海外親友同步溝通,還被手機那頭求代購。”
不過裘黎明也發(fā)現(xiàn),老外熱情中不乏理性,其中不少人做足功課,去蔓樓蘭滬上其他門店看同款,期待收獲打折價。“從2006年起,蔓樓蘭就堅持不打折、不二價。所以外籍客人對我們唯一的吐槽在于,蔓樓蘭沒別的缺點,就是貴。”
但這樣的“抱怨”被離境退稅消解。具體到蔓樓蘭旗袍,退稅政策相當于給老外打了九折,極大提升了消費積極性。10月1日以來,蔓樓蘭錦江迪生店的日均成交量保持在13萬元以上,其中10月5日單日創(chuàng)下超20萬元紀錄。
上海海關(guān)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8個月,上海海關(guān)驗核離境退稅申請單9.66萬票,商品金額2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和83%,兩者均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