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四代,四套軍裝,不同的時代,相同的信仰。從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到盛世太平的歡歌,如皋市城南街道的王繼平一家與軍隊結下不解之緣。
走進王繼平的家中,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高掛起的“熱烈祝賀王富俊同志榮立三等功”的橫幅。王繼平滿臉笑容地迎上來,精神矍鑠、身子硬朗,完全看不出已是耄耋之歲。他說:“1942年起,我的父親先后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做過游擊隊隊長……我們王氏的‘紅色火炬’就一代代地傳了下去。不久前,我孫子在部隊拿了個三等功,全家都感到非常驕傲。”回憶起家族的從軍歷程,王繼平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1968年,24歲的王繼平是當?shù)氐膱F支部書記,作為那個年代少有的“文化人”,王繼平有能力、有思想,被來當?shù)卣鞅膸П笇T一眼相中。指導員拉著王繼平說:“你有文化,又寫得一手好字,不來當兵太可惜了,你跟我走,肯定能有一個好前途!”盡管王繼平當時已經(jīng)結婚,還有兩個年幼的兒子,但內心強烈的報國之志還是驅使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條充滿榮耀與艱辛的道路,加入了新兵隊伍負責文書工作。
“我常常教育三個兒子要始終有一顆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永遠跟黨走的赤誠之心,他們長大后都有當兵的想法,這令我很欣慰?!蓖趵^平說。紅色血脈在王繼平的三個兒子身上賡續(xù)流淌,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和言傳身教下,兄弟三人都滿懷著熱切的從軍理想。遺憾的是,次子和夭子由于身體因素未能通過應征,長子王長龍不負眾望順利入伍,后在江蘇鹽城某部服役,在崗位上盡職盡責,用忠誠鐫刻著無悔人生。
時光流轉,1993年,王繼平次子王長虎的兒子王富俊降生,從小深受紅色家風的耳濡目染,他的心底早就埋下了從軍報國的堅定信念。2011年,王富俊在高考結束后毅然報考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在大學的五年間,王富俊時刻發(fā)揚不怕苦、能吃苦、肯吃苦的軍人精神,刻苦訓練、認真學習。憑借過硬的技能和出色的綜合表現(xiàn),畢業(yè)后的王富俊順利進入北京武警總隊某部,先后擔任副連排長、指導員等職,現(xiàn)任后勤助理員。他用嚴格的訓練標準、扎實的工作作風,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務。
去年年底,王富俊在部隊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的喜訊從北京傳到了家中,令全家人振奮不已。2月7日,如皋市城南街道人武部和退役軍人服務站上門為王富俊家庭送上喜報、慰問金?!案兄x黨和部隊對兒子的培養(yǎng),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希望他在部隊刻苦訓練、再立新功。”接過喜報時,王長虎激動地說。
參軍入伍,既是接力奉獻,也是家風傳承。在王繼平的家中,上書王氏家訓的書法作品赫然擺放在臺案上?!皭埸h愛國、遵章守紀、不存貪心、坦誠做人。”這些字句不僅是家族的傳承箴言,更是王氏子孫從軍路上不斷汲取的精神力量。長期以來,王家人勤儉持家,不收禮、不送禮,過著簡樸平靜的生活,默默傳承著家風家訓,努力踐行深厚的家國情懷。退役回鄉(xiāng)后,王繼平時刻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干部崗位上盡心盡責,帶頭奮戰(zhàn)在一線。
“四代人都能當兵,這是我們家的光榮?!币患宜拇邚能娐?,讓王繼平心里滿是自豪。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xù)堅守初心,傳承榮耀,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