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長14698米的滬渝蓉高鐵(簡稱“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大別山隧道進入正洞施工,作為全線最長隧道和控制性工程,標志著項目建設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
大別山隧道隧道地質條件復雜,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地形崎嶇復雜,多懸崖陡坎,施工難度大。
鐵四院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設計負責人鄭曉強介紹,大大別山隧道聯(lián)通湖北、安徽兩省,先后穿越湖北獅子峰省級森林公園、獅子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以及安徽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等眾多敏感區(qū)域,針對大別山區(qū)優(yōu)良的自然環(huán)境,設計團隊在前期環(huán)評報告中充分論證,采用了減少斜井出口、增設污水泵站等方式,將隧道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針對大別山隧道存在的高地應力、高低溫、有害氣體、危巖落石等不良地質情況,在設計階段采用了加強通風等手段,確保運營安全,并且針對大別山隧道群,設置了永久性的緊急救援站,可顯著提升高鐵運營安全水平。自從進場施工以來,建設團隊先后完成了洞頂?shù)缆犯囊?、施工便道修筑、洞口場坪開挖和修建、洞口錨固樁防護工程施工以及排污設施安設,為隧道進入正洞施工奠定堅持基礎。
合肥至武漢段是沿江高鐵7個項目中的一個,位于安徽、湖北境內(nèi),設計時速350公里,新建正線全長330.1千米,建設工期4.5年,估算總投資792.5億元。線路東起安徽省合肥南站,途經(jīng)六安北、金寨東、南溪、麻城北、紅安、長江新區(qū),終到武漢天河站,橋隧比高達88.6%。項目建成后,武漢與合肥的旅行時間有望壓縮至1個小時左右。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余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