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8點,央視綜合頻道《青春贊歌 ——2025五四青年節(jié)特別節(jié)目》現場,當演員關曉彤接過機器人遞來的咖啡時,這臺身高1.65米的銀白色機器人,不僅嫻熟地完成了咖啡制作,還對著鏡頭用略帶機械感的聲線說,“能不能給我傳授一個拍照顯腿長的小秘訣。”
這是來自合肥優(yōu)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優(yōu)艾智合”)的“巡霄”機器人,首次登陸央視五四晚會的場景。
這臺誕生于合肥的機器人不僅與尼格買提上演“機油味咖啡”的幽默對話,更通過動態(tài)避障、多模態(tài)交互等核心技術,向全國觀眾展示了中國智造的靈動身姿。
跨界首秀
從工業(yè)“勞模”到生活“暖男”的驚艷轉身
“巡霄”是優(yōu)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聯合研發(fā)的輪式人形機器人,屬于“天演”系列人形機器人矩陣中的重要成員。
此次亮相央視晚會,是“巡霄”首次面向公眾展示其在生活服務領域的潛力。
優(yōu)艾智合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邊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巡霄”專為復雜室內場景設計,擁有長續(xù)航、高靈活性和多模態(tài)任務執(zhí)行能力,此前已成功應用于半導體制造運維、能源配電操作等工業(yè)場景。
在此次晚會現場,“巡霄”用三個“首次”刷新公眾認知:
首次公開挑戰(zhàn)復雜烹飪。在廚房場景中,“巡霄” 獨立完成攤煎餅、煎雞蛋、沖咖啡等任務,機械臂動作行云流水,火候控制精準。
其煎制的雞蛋金黃酥脆,咖啡拉花圖案精美,被大家稱為“機器人界米其林大廚”。
首次展示擬人化交互。與尼格買提、關曉彤的互動充滿趣味性。當尼格買提接過咖啡調侃“機油味” 時,引發(fā)全場爆笑。
主動向關曉彤請教拍照技巧,通過視覺算法實時分析姿勢,調整攝像頭角度,現場拍攝“大長腿”照片,展現“學習能力”與“服務意識”。
“巡霄”為雙胞胎小朋友沖泡奶粉并輔助喂奶。通過機械臂的柔性夾持和紅外傳感器避讓功能,它能精準控制奶瓶角度和溫度,甚至模仿輕拍嬰兒背部的安撫動作?,F場家長感慨“沒想到機器人帶娃也能這么細膩。”
首次實現跨場景任務協同。從廚房到戶外,“巡霄” 無縫切換工作模式。在戶外咖啡區(qū),它自主完成咖啡豆研磨、沖泡、遞送,全程無需人工干預,展示“端到端”任務執(zhí)行能力。
技術解碼
“一腦多態(tài)”如何重塑機器人“大腦”
“巡霄” 的誕生,源自一場 “工業(yè)場景” 與 “生活服務”的深度對話。
作為優(yōu)艾智合“天演”系列人形機器人矩陣的核心成員,它的“出身”充滿科技含金量 ——
依托“一腦多態(tài)”架構,“巡霄”搭載多模態(tài)通用基座大模型與端側具身模型,實現“一個大腦”驅動工業(yè)制造、能源運維、家庭服務等多場景任務。
此前,“巡霄”已在半導體制造車間完成晶圓搬運、設備巡檢等任務,在能源行業(yè)配電間實現開關操作、故障排查,其機械臂操作精度達±0.1毫米,續(xù)航能力超12小時。
此次亮相五四晚會,團隊通過算法優(yōu)化,將工業(yè)級操作邏輯轉化為煎餅翻面、咖啡沖泡等生活技能,實現 “技術柔性遷移”。
“巡霄”的核心技術“MAIC智能中樞”采用多模態(tài)大模型與混合專家架構,結合“Data Ocean”海量真實數據集,形成“感知-決策-執(zhí)行”閉環(huán),使其能快速理解復雜指令。
例如,在沖咖啡任務中,系統(tǒng)通過攝像頭識別咖啡豆狀態(tài),實時調整研磨參數,確保每杯咖啡口感一致;在與嘉賓互動時,通過語音理解指令,同時分析表情判斷情緒,實現自然對話;多模態(tài)交互能力使其能同時處理語音、視覺、力在煎餅制作中,機械臂通過力覺反饋感知煎餅的厚度,動態(tài)調整翻面力度,避免破損。
合肥智造的青春密碼
一年前的同一舞臺上,由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機器人樂隊”攜手孫千、上上、觸耳先生樂團共同演繹了一曲《化學元素周期表》,讓人耳目一新。
彼時,這支由工業(yè)機械臂組成的樂隊用精準節(jié)奏演繹科學之美;一年后,“巡霄”則以生活場景服務展現人機共融的溫度。兩代機器人跨越時空對話,勾勒出合肥智造的進化軌跡。
工業(yè)精密操作到生活場景服務,從合肥的工業(yè)底蘊到全國創(chuàng)新浪潮,那些在實驗室認真調試代碼的工程師,在工廠車間反復測試硬件的工人,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曲“人機共融”的青春贊歌。
這座把“創(chuàng)新當飯吃”的城市,遇上敢想敢為的青年科技力量,那些曾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人機共融場景,正變成車間里的日常、社區(qū)中的服務、舞臺上的精彩。
正如晚會中“巡霄”與青年演員的擊掌瞬間所預示的,在合肥這片創(chuàng)新熱土上,永遠有青春與科技碰撞的火花。
合報深一度融媒體工作室
合報科學+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王書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