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堡鎮(zhèn),明代抗倭重鎮(zhèn),1946年粟?!叭龖?zhàn)三捷”的傳奇戰(zhàn)場。鎮(zhèn)中心小學里,樂善好施的尤敬國、孝子姜日章、高僧脫凡“三賢”雕像靜靜矗立著。
光陰流轉,他們的故事口口相傳。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鄉(xiāng)賢美德的土地,鍛造了李堡人骨子里的堅韌、好勝與淳樸,也鑄就了今日的“剪折卷機床之鄉(xiāng)”。
然而,經濟活力在催生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矛盾與摩擦。2021年5月,王吉軍來到李堡鎮(zhèn)擔任黨委政法委員,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一緊:伴隨村民法治意識的覺醒,維權訴求呈井噴之勢——“打12345、打110、打官司”的“三打”現(xiàn)象,漸漸成了李堡的新常態(tài)。
“當年的‘三打’精神,變味了?!蓖跫娦念^很不是滋味。他意識到,傳統(tǒng)解紛的“堤壩”,已然攔不住群眾對“實質性化解”的渴求……
不做一枝獨秀的“跛腳鴨”
秦明,是最早嗅到這股變化的人之一。
彼時,他是李堡鎮(zhèn)堡河村黨支部書記。曾干了十多年村委會調解工作,自認最懂村里人情世故。在“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社會,大伙兒向來“講面子、重人情”。
可就在一次調解鄰里糾紛時,村民一句話把他噎住了:“你這‘土辦法’管得了君子,管不了賴皮!光靠‘差不多’‘看面子’能頂啥用!”
這句話,像根刺,扎進了秦明心里,也讓王吉軍陷入深思。
“堅持矛盾不上交,不代表把問題‘捂住’‘堵住’,更不能用和稀泥的方式糊弄、搪塞有困惑有煩惱的群眾。關鍵還是要把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
2021年夏天,王吉軍把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政法條線的職能部門負責人召集在一起開會,大意就是讓大家談談自己的實際困難,一起尋找破題的法子。
“李堡人民法庭總共就兩名員額法官,卻要管全鎮(zhèn)的官司,人案矛盾很突出?!?/p>
“派出所、司法所各自為戰(zhàn),功能重疊卻銜接不暢,群眾常陷入投訴無果、調解無效的怪圈?!?/p>
“可以嘗試‘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讓群眾在‘少跑腿’的情況下盡快解決‘煩心事’……”
七嘴八舌間,解決方案呼之欲出。2021年8月,“李堡鎮(zhèn)社會治理綜合體”在鎮(zhèn)派出所應運而生——司法所調解力量直接搬進來,和派出所成了“鄰居”。
“這下方便了!有事兒推門喊一嗓子,兩家當場就能碰頭商量,再不用電話打半天找不著人!”派出所的民警們挺滿意??恐皟伤?lián)動”、各展所長,大量矛盾糾紛被及時吸附、有效化解在訴訟前端。
2022年,時任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曉斌在調研時肯定了該模式成效,同時指出名稱需規(guī)范,建議更名為“李堡鎮(zhèn)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
換上新牌子,各方面運行更順暢了。但時間一長,大家還是覺得這個平臺少點什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缺乏銜接,群眾反映“立案難”問題仍未根本解決。李堡法庭雖然距此僅有1.7公里,但法庭力量并未下沉融入進來。
“法院的缺席,意味著我們化解矛盾的‘工具箱’里缺少了那把權威性、終局性的‘定分止爭之槌’?!蓖跫娬f。
面對這道難題,各地法院紛紛探索“數(shù)助治理”新路徑,浙江“共享法庭”、四川“數(shù)字法庭”等樣板涌現(xiàn)。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2023年,借力智慧法院建設,海安市人民法院在李堡鎮(zhèn)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破壁”創(chuàng)新:以“融入﹢調和”理念,不增編、不建房,僅憑“一根網線一塊屏”,便打造出江蘇首個“‘融和法庭’”,將司法力量直抵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融和法庭’,實為黨委領導下‘法治一條鏈’的關鍵一環(huán)。雖是法院建的,卻非‘單打獨斗’,更不做一枝獨秀的‘跛腳鴨’?!焙0彩腥嗣穹ㄔ狐h組書記、院長秦昌東在其成立時即明確:它是資源與機制的“融和樞紐”,整合鎮(zhèn)村人力物力,串聯(lián)府院聯(lián)動、多元解紛、庭所共建、法網融合等機制。
這一創(chuàng)新實踐,恰與中央深化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的部署同頻共振。
今年3月,對標“掛牌標識要統(tǒng)一”的具體要求,“李堡鎮(zhèn)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更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規(guī)范掛牌只是起點?!崩畋ゆ?zhèn)黨委副書記、綜治中心主任郭小飛說,“我們正以此為落點,推動‘融和法庭’這個‘融和樞紐’在規(guī)范化的平臺上撬動‘法治一條鏈’的效能?!?/p>
“法治一條鏈”前端的“解紛人”
讓“法治一條鏈”轉起來,關鍵在機制——得讓鏈條上的人真正聚起來、動起來。
“融和法庭”與李堡鎮(zhèn)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聯(lián)動,共享司法數(shù)據,定期召開矛盾糾紛排查協(xié)調會,這套機制正推動著各方力量往前跑。
“90后”網格員姚冬琴,就是“鏈”上“動”起來的一顆“螺絲釘”。自2021年考取網格員后,這位來自李堡鎮(zhèn)楊莊村的姑娘,便每日穿梭于“網格”,摸排糾紛隱患。
“我們雖是小節(jié)點,但點連成鏈,力量就大了?!币Χ偕钣畜w會。她協(xié)同派出所工作人員,把從街頭巷尾撈上來的苗頭性問題,及時上報至矛盾糾紛排查協(xié)調會,不少剛冒頭的糾紛還沒發(fā)酵就被精準化解。
糾紛被誰化解掉了?
郭小飛介紹,綜治中心整合司法、公安、法庭等力量在“融和法庭”輪值駐守,確?!敖哟晦k—反饋”閉環(huán)高效,事事有人應、時時有人管。
秦明就在這支隊伍里。2022年退休后,他沒有離開熟悉的調解領域,而是轉身成為李堡鎮(zhèn)綜治中心的一名人民調解員。
“老秦,快來看看吧!兩家為棵樹快打起來了!”今年4月的一天,正在“融和法庭”值班的秦明,接到了桑周村村委會急促的求助電話。
原來,村民老李和老楊相鄰而居,兩家1997年劃定的界址早已模糊。一棵長了十幾年的老樹原在老李家地界,近年越長越歪,枝干“霸道”伸進老楊家屋頂。
現(xiàn)場勘查時,秦明從泛黃的村賬冊里確認了界址——樹確實越界了??衫侠钜痪洹斑@樹根扎得深,鋸掉怕是要動了我的地基”讓調解卡了殼。
秦明立即將雙方請到“融和法庭”。
“別急,咱看看類似案子咋判的?!彼c開“一塊屏”的“矛盾調解”模塊,調出相鄰關系、排除妨害的法律條文,又展示了幾起“越界樹木妨害糾紛”的法院裁判案例。緊接著,他又聯(lián)系專業(yè)技術員,再次回到現(xiàn)場復勘。
專業(yè)技術員仔細查看了樹木狀況和位置,給出了判斷:“放心,找準角度,不會傷及地基?!?/p>
方案在法理與實操層面都站住了腳,雙方顧慮消了。隨著電鋸聲停止,困擾兩家的“越界樹”被安全移除,木材變賣正好支付了工費。
“真沒想到,不用上法院,不用掏錢,還保住了房子!”老李如釋重負。老楊也點頭:“秦調解員的法子,有法有據,合情合理,我們服氣!”
這聲認可,讓秦明在“融和法庭”的“新陣地”上倍感踏實?;叵肫鹪浤蔷洹巴赁k法不頂用”的質疑,秦明說,這個規(guī)范化的平臺,讓他現(xiàn)在調解時有了穩(wěn)穩(wěn)的專業(yè)底氣。
正是有像姚冬琴、秦明這樣扎根基層、活躍在“法治一條鏈”上的“解紛人”,主動向前延伸觸角,將專業(yè)力量與源頭預防緊密結合,才使得大量矛盾糾紛得以層層過濾、就地化解,真正把“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效能落到了實處。
“融”是方式,“和”是目的
糾紛成訟,“融和法庭”還能做些什么?
今年初春,李堡法庭的立案窗口收到一紙訴狀——翔宇智能科技公司的綠化承包商馮坤,因工程款拖欠將該公司告上法庭。與此同時,翔宇公司廠房外已有討薪工人聚集,風波正起。
糾紛根源于2022年那座投資2000余萬元的新廠房:老板長駐上海,代理人趙霆主持建設,可廠房剛落成,趙霆突發(fā)中風,綠化尾款成了“糊涂賬”,工人工資也跟著拖了下來。
訴訟已立,矛盾卻在升溫。李堡鎮(zhèn)黨委迅速牽頭,聯(lián)合鎮(zhèn)政府、李堡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召開重大案件會商研判會議。
“案件涉眾、輿情發(fā)酵,需要聯(lián)動化解?!睍套郎?,各方很快達成共識。但“融和法庭”里,當事人雙方卻爭執(zhí)不下。
“代理人中風,細節(jié)根本說不清楚!”
“工程按合同做完了,證據都在!”
承辦法官孫小林直奔關鍵:“你們一方盼著按期開業(yè)運營,一方急著回款,更要算清時間賬。不如委托第三方評估,效率更高!”屏幕上的類似判例,讓原、被告都點了頭。
現(xiàn)場協(xié)助調解的各方工作人員,也即刻行動起來:派出所引導當事人理性維權,司法所協(xié)同法庭對接評估,住建局篩選鑒定機構。評估當天,四部門一同到場見證,數(shù)據一經核清,雙方當場依結果達成和解。
風波很快平息:馮坤順利收到綠化尾款,工人工資得以清償,翔宇公司也重回正軌。
“‘融’是方式,‘和’是目的?!崩畋しㄍネラL盧雨陽說,“融和法庭”的功用,在于它搭起促推法庭與基層治理力量“雙向奔赴”的重要橋梁。關鍵時刻,鎮(zhèn)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多方解紛力量在此集結,協(xié)同攻堅、化紛為和。
搭上這多元解紛的“快車道”,群眾“家門口”的訴訟服務也越來越便捷,“和”的圖景正一幕幕鋪展——
李堡鎮(zhèn)“融和法庭”內,上訴案雙方當事人接受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的遠程調解,“足不出鎮(zhèn)”就簽了協(xié)議;
海安可新家庭農場中,“融和法庭”值班法官應村居“點單”,正為農戶梳理農產品買賣合同風險;
李堡鎮(zhèn)中凌村的田間,村民歇腳時點開“融和小課堂”,屏幕里講的正是他關心的“遠離套路貸”;
……
今年上半年,李堡鎮(zhèn)“融和法庭”受理糾紛443件,同比下降23.36%,參與調解案件338件,調解成功213件,成功率達63.02%。
這一升一降的數(shù)據,悄然洗刷著李堡鎮(zhèn)“三打”現(xiàn)象的舊標簽。村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2024年,李堡鎮(zhèn)躋身全國千強鎮(zhèn)綜合實力榜單。
如今,“融和法庭”的探索早已跨越李堡一隅,從初綻的“盆景”蔚然成海安全市的“風景”。19家標準化實體場所建成運行,實現(xiàn)區(qū)鎮(zhèn)全覆蓋,服務觸角精準延伸至產業(yè)園區(qū)、商會、建筑業(yè)服務中心等矛盾調處“一線陣地”。
今年1月,王吉軍履新李堡鎮(zhèn)副鎮(zhèn)長。但因工作之故,他仍常來李堡鎮(zhèn)綜治中心。采訪結束,記者走出大門時,王吉軍指向中心牌匾上的一處細節(jié)。
“看,前面的‘安’和后面的‘治’兩個字,與其他字顏色明顯不同?!彼S即解釋,今年規(guī)范掛牌,去掉“服務”,調整“理”字后,還要新添上這二字。
這塊新舊交融的牌匾里,似乎藏著幾許深意——
“安”色鮮明,錨定矛盾糾紛源頭預防的“靶”;“治”字增重,夯實多元共治的“基”——這更是把“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的老傳統(tǒng),釀成了基層治理的新滋味。而“融和法庭”的深耕細作,恰似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鄉(xiāng)土扎下的根系,既護當下寧和,更育長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