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城市的溫度,“兒童友好”是關鍵詞之一。為進一步構建兒童友好城市立體圖景,讓兒童友好成為南京城市發(fā)展的“新名片”,2024年底,我市進一步擴容兒童友好版圖,確定50所學校為南京市兒童友好學校。
兒童友好學校究竟友好在哪兒?近日,記者探訪發(fā)現(xiàn),在這些兒童友好學校里,兒童成長的環(huán)境更友好、兒童的興趣被保護、兒童的聲音被傾聽……
蹲下身子:場館注重體驗感,區(qū)域打造很暖心
什么樣的學校才是兒童真心喜歡的好學校?在孩子們看來,童趣溫馨、充滿人性化的校園環(huán)境是前提。
走進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記者發(fā)現(xiàn),學校打造的環(huán)境不僅是用來欣賞的,更鼓勵孩子們上手摸一摸、玩一玩。學校的科學體驗館設置了電磁奧秘、聲光藝術、虛擬運動、齒輪墻等十幾個不同的體驗區(qū),孩子們可以現(xiàn)場操作,直觀感受生活中的一些科學現(xiàn)象;在數(shù)字種植園里,孩子們可以運用物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的溫度、濕度、pH值等傳感器,檢測土壤養(yǎng)分等參數(shù),保證植物有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為了讓學生能夠親眼看一看各類奇石,親手摸一摸實物,學校利用樓頂空場地建設了“奇石園”,不僅有靈璧石、泰山石、太湖石等奇石,還有化石、礦石等。
學校在環(huán)境打造上還有很多人性化設計:想要看看課外書,不必非要跑到圖書館,樓道中就有“閱讀書吧”,還配備了舒適的桌椅;沒有小伙伴陪伴打籃球怎么辦?專門改造的戶外投籃器可以滿足一個人投籃的樂趣;教室外走廊里設置的百棋凳,上面有各種棋盤,孩子們不僅可以坐下來休息,還能隨時殺一盤。
“當我們蹲下身子,以孩子的視角來看周遭時,我們就能更加清晰地捕捉到孩子們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副校長顧新佳說。
記者發(fā)現(xiàn),其實每一所兒童友好學校,在環(huán)境打造上都細致入微。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明發(fā)濱江分校在校園內(nèi)打造了4種不同風格的休閑娛樂區(qū)域,結合每層樓不同的主題設定,為兒童提供可選擇的活動空間;學校在操場周邊安裝了遮陽避雨的臨時休憩設施,搭配便捷的直飲水裝置,為孩子們提供舒適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考慮到放學下雨等情況,學校還在教學樓一樓設置了休息區(qū)域,學生可以在這個區(qū)域進行躲避,并布置有桌椅、圖書等,學生可以看書寫作業(yè)。
“看見”孩子:博物館里玩游戲,各種課程可選擇
幼兒時期,孩子們最愛的莫過于“玩游戲”。作為南京市兒童友好學校,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的基本活動就是玩游戲。在該園的一日活動作息表上可以看到,幼兒園保證孩子們每天3小時以上的游戲活動時間、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為了讓孩子們擁有屬于自己的探索空間,幼兒園里建起了一個兒童博物館,里面設置了20多個區(qū)域,包括恐龍博物區(qū)、昆蟲博物區(qū)、紙博物區(qū)、木工博物區(qū)等,每一個區(qū)域都是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建立起來的,不同于成人博物館,這里不再是靜默的展品陳列,而是變成了孩子們游戲的場域,大家可以隨時動手體驗探索。比如在恐龍博物區(qū),孩子們化身小小博物學家,自制恐龍小書,向同伴們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恐龍,還會自發(fā)成立項目研究小組,每周開展“科研工作”。
兒童博物館甚至還設置了“個人微型博物館”,每個孩子和家庭都有機會將自己喜愛的主題或藏品,通過個人微型博物館的形式展示出來。
“整個博物館的布局流動而開放,沒有固定的參觀路線,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這樣的設計既尊重了孩子們的個性,又鼓勵了他們自主學習。”幼兒園園長倪琳說。
在金陵中學實驗小學,為了滿足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學校開發(fā)了多樣性與趣味性的社團課程,包含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藝術表演、體育運動、心理健康等五大類,多達60多個社團班和興趣小組。不僅如此,學校還針對學生發(fā)展需求,與南京各大高校開展合作,開發(fā)了一系列以高校資源為基礎的特色課程,比如與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大學實驗室合作的“金鑰匙計劃:小學生走進大學實驗室”項目,讓近千名學生得以走進大學實驗室;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開展的“美育浸潤之旅”課程,讓學校藝術社團的學生多次登上大學藝術廳,和大學生交響樂團同臺表演……
此外,學校還引進了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系統(tǒng)、精準作業(yè)系統(tǒng)等人工智能教育教學設備,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智能和便利。“我們深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難以滿足當代兒童的學習需求。只有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才能不斷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痹撔8毙iL林敏說。
聽見心聲:暢通多種渠道,鼓勵建言獻策
設置禮儀部、勞動部、環(huán)保部、法律部、安全部5個部門,每個部都競選部長,有明確的部門分工,還有工作章程……在游府西街小學,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少年議事院”,機構成員都是學生,他們不僅關注校園里的學習生活,還積極參與城市管理、社會治理,貢獻“金點子”。如何幫助老人垃圾分類?開車太堵了怎么辦?家門口的河水達標嗎?這些都是孩子們研究的問題,他們還給出意見建議,直接和相關部門進行交流。
“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應該得到支持。他們提出來的一些‘金點子’很有價值,值得被看見、聽見?!痹撔|h總支書記萬代紅說,作為兒童友好學校,應該提高兒童的社會參與感,培養(yǎng)孩子們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該校各班的班級公約都由兒童共同商定,每周的國旗下演講由各班輪流承辦,利用這個機會兒童可以宣布公約、提出號召、發(fā)出各種倡議。學校還設置了“校長信箱”,暢通兒童表達渠道,充分傾聽兒童心聲,及時回應兒童關切。學校大隊部每年開展“紅領巾提案”活動,鼓勵孩子們吐露心愿、表達訴求、提出建議,審議通過的合理提案,學校會書面回復,依案改進學校工作,并頒發(fā)“優(yōu)秀提案”證書。
在瑯琊路小學明發(fā)濱江分校,學校同樣為兒童暢通多元表達渠道。該校為每個兒童配備一位成長導師,通過摸底建檔、談心交流、家訪等形式,引導孩子與老師加強溝通,讓兒童的想法能得到學校和老師的支持。學校還要求導師每學期給孩子記一次話題聊天、寫一句貼心話語、合一張歡樂照片、給一個實際幫助、訪一回學生家庭。另外,該校每個兒童都能通過班級信箱、主題班會等表達個人的訴求,學校也會針對不合理的地方,從兒童角度進行提檔升級。
今年全市將建成兒童友好學校100所以上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要以兒童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傾聽兒童聲音、尊重兒童想法、看見兒童需要,為兒童成長發(fā)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huán)境和服務。作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教育局全面推動兒童友好學校建設,編制出臺《南京市兒童友好學校建設導則(試行)》,開展學校空間適兒化改造,打造兒童友好品牌活動項目,因校施策推進兒童友好學校建設。
經(jīng)過自主申報、組織推薦、綜合評審等環(huán)節(jié),我市最終評選出首批50所南京市兒童友好學校,覆蓋幼兒園、中小學各個學段,也包含特殊教育學校。這些學校充分考慮兒童需求和成長特點,立足兒童視角和兒童更好成長,在政策制度、教育服務、權力保障、校園空間、成長環(huán)境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兒童友好的理念。未來,我市將逐步擴大兒童友好學校建設,今年,全市將建成兒童友好學校100所以上,努力實現(xiàn)對每一位兒童更加友好的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