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驛站就是我們工友的家?!比涨?,在市區(qū)榮徽云起東方項目農民工維權驛站,34歲的工人劉威正在和工友聊天,并通過手機查看這個月的上工情況。
走進該項目“農民工維權驛站”,墻上醒目地懸掛著驛站組成人員及工作職責。建設單位負責人、勞資專管員、住建和人社項目包保人、法律援助律師的姓名、電話、職責等信息一目了然。一旁還配有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維權驛站”工作流程圖,下方則是“滿薪滿益”服務平臺維權投訴二維碼。
“我們這個項目有200名工人,開工一年半來,大家一有問題就會到這里反映,工地上能自己協(xié)調的現(xiàn)場協(xié)調,需要人社或住建等部門幫助的,我們會隨時與職能部門的項目包保人聯(lián)系。因為有了這個驛站,實現(xiàn)了矛盾不出工地、欠薪不出屬地?!痹擁椖縿谫Y負責人蔡宗峰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壓實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主體責任,按照“普法宣傳在一線、排查核處在項目、制度落實在源頭、責任壓緊在前端”的治理思路,今年3月,人社部門聯(lián)合住建部門在全市在建項目設立“農民工維權驛站”,明確行業(yè)主管部門和人社等部門包保人員,推動在建項目在欠薪隱患化解、制度落實、工資支付標準化管理、工傷預防、勞動保護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市122個在建項目已全部設立“農民工維權驛站”,服務農民工2萬多人。(記者 劉景俠 通訊員 劉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