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2月09日訊 昨天,國家海洋局宣布,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這是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位于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海拔高度2600米,年平均溫度零下36.6度,為南極內陸考察度夏站,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筑面積1000m2。昆侖站與泰山站一樣是度夏站,長城站和中山站則是常年站。
泰山站是繼2009年建成的昆侖站后,中國第二個建立在南極內陸的科考站。這個科考站無論從地理位置、建筑風格、占地面積,都和幾位“前輩”不同,這個新型科考站的任務是什么?它形如燈籠的獨特設計有什么緣由?在中國的極地探索道路上,它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昨天,本報記者專訪資深極地專家王自磐先生。王自磐曾經(jīng)12次赴南極科考、考察,3次赴北極中國科考站黃河站科考。
巧的是,記者致電王自磐先生時,他剛剛從南極回到北京,企鵝、飛鳥、隕石、西風帶、暈船……種種南極記憶,還特別新鮮。
泰山站選址:這里隕石特別多
它們攜帶著其他星球的秘密
“泰山站這個位置的亮點,是它位于我國兩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和昆侖站之間。”
王自磐說,昆侖站是我國第一個建立在南極內陸的科考站,到了內陸地區(qū),大船、直升飛機都沒法過去,人們的交通工具,有且只有一種——雪地車。
雪地車有點像坦克,也是大履帶代替輪子行進,爬坡能力非常強,有那種硬派越野的架勢。但雪地車跟越野汽車不能比的是速度,雪地車行進速度大概在30公里/小時左右,油門踩到底,大概也只能飆個50碼。
所以目前,從中山站到昆侖站做一次物資補給,大約需要走1個月時間。
有了處于中山站和昆侖站中間的泰山站,給昆侖站進行物資補給的路途就一下方便了很多。
“這個區(qū)域更加重要的科學意義是,它正好處于格羅夫山、哈丁山考察區(qū),這個區(qū)域是南極洲上的隕石富集地。”
南極洲上的這些隕石,來自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它們攜帶著其他星球的“基因”,是地球人了解有關太陽系早期信息、演變奧秘的鑰匙,甚至還可以知道其他星球上有無生命的存在。
王自磐介紹說,在南極采集到的隕石,地球年齡(隕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保存)的年齡最長,而且這些隕石的原始狀態(tài)最好,因這些隕石長期在冷凍和無菌條件下保存,幾乎沒有受到地球上其他物質的污染,這就最有利于研究太陽系內外星體的歷史演變過程。
在其他大陸,由于風化作用和環(huán)境條件因素,隕石落地后不能保存幾千年。而南極隕石的地球年齡一般可達幾十萬年,比其他大陸隕石的地球年齡高出100多倍。
所以在南極洲采集到的隕石,相當于能夠一次性在一個平臺上就“接收”到月球、火星等等其他星球發(fā)來的“穿越郵件”。
中國第15次、16次、18次南極考察隊于1999年、2000年和2002年三次組織格羅夫山地區(qū)綜合考察,在位于南極冰蓋深處的格羅夫山地區(qū),總共發(fā)現(xiàn)了4482塊珍貴的“天外來客”。這個成績,使得中國的隕石庫,在世界排到前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我國南極考察隊發(fā)現(xiàn)的這些隕石,有鐵鎳隕石和球粒隕石,已經(jīng)帶回國內分析研究。
度夏站類似承德避暑山莊嗎
泰山站只適合夏季科考
泰山站是一個度夏站,是不是有點承德避暑山莊的意思,是科考人員的夏季專屬地?
王自磐說,其實和泰山站一樣,昆侖站也是度夏科考站。意思就是說,赴這兩個科考站的科考人員,只能在夏季到此執(zhí)行相關的科考任務。它不像長城站和中山站,是越冬站+度夏站,是個常年站。
“這可能跟它的功能定位有關系,因為泰山站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昆侖站的物資補給站和隕石區(qū)科研支撐站,而不像長城站和中山站,是承擔了海洋整體環(huán)境考察、極地環(huán)境研究、氣象、天體物理等等研究在內的各種研究項目的綜合性科考站,所以在南極氣候比較好的夏季開放工作,是比較合適的。”
泰山站的建筑風格特立獨行,是圓頂造型,有點像傳統(tǒng)的紅燈籠。我國的其他3個科考站都是方形建筑。這是不是有特別之處?
王自磐說沒有看過建筑設計圖紙,但是從使用功能估計,這個設計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節(jié)省資源。“兩個綜合站需要的實驗室等區(qū)塊更復雜的布局,所以泰山站有個穹頂,空間使用也大致夠了。”
遙遠神秘的南極大陸有著很多未解之謎。它驅動著全球大氣、大洋環(huán)流和碳循環(huán),有著豐富的隕石資源、礦產(chǎn)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是各國科學家眼中的科學寶庫。不斷拓展我國南極科考的深度和廣度,將幫助人類更加科學地認識地球環(huán)境、揭示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極地科考站在南極終將越來越多。
新聞助讀
極地游民間第一人在杭州
下個月她又要去南極
楊芳菲跟我說起南北極,激情洋溢。
對我們這種說去極地就血脈賁張,付諸實踐卻毫無動靜的人,她的確是民間南北極游第一勇人。
這位奇女子,從2002年開始,已經(jīng)去了3次北極,2次南極。這樣的旅行,楊芳菲跟小資游似的走得有滋有味。
你到北方坐過狗拉雪橇?這種冰雪活動要自慚形穢的:極地暴風雪里,兩米就看不清什么是什么了,駕駛雪地摩托,我腦子里反射的是《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里面,福格和伙伴們坐雪橇橫穿大雪原時候,那種唇齒趔趄感,再平方一下吧——北極的冬天啊,隨手一測-40℃呃。
你玩過山谷垂直極限,那要小巫要見大巫了:在北極黢黢黑的夜里,楊芳菲被吊進硬邦邦垂直的萬年雪洞,她的一位男隊友沒耐住撞,一吊進雪洞,撞壞了腰骨,只好就著黑夜,躺在雪洞底半天起不來。
“南極可看的要豐富得多。”北極還不算最帶勁的,因為南極動物,尤其是企鵝、海洋生物、浮冰、雪山、科考站、天外之物……各種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下個月5號,楊芳菲又要出發(fā)第3次去南極了。她說,這次探索旅行,從阿根廷上船。行程要比目前很多南極游安排的經(jīng)典線路要多一站獨特的—登陸王企鵝島。
拍攝企鵝這是楊芳菲的一個夢想。她希望能帶著朋友們在地球兩極多次探索、收獲獨特的感受和經(jīng)歷。
“從南美坐船去夏天的南極,中間肯定要經(jīng)過‘魔鬼峽灣’德雷克島的西風帶,這個時候船就會大顛簸。船上的碗筷叮呤哐啷,鋼琴啊這樣的大件都得綁著上路。”這個時候人就暈死了,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只能躺在床上,不少人嘔吐。“來回兩次,這是最折騰的環(huán)節(jié)。”今年因為要上企鵝島,回程的線路就改了,不經(jīng)過德雷克海峽了。少暈一次,旅程High要更上一層樓了。
極地旅游小攻略
南北極自由行,外語要好
記者咨詢了幾家旅行社,普通人去極地游現(xiàn)在也不難。
極地游,一般都選擇極地的夏天前往。
極地游對旅客的身體素質要求,并不“苛刻”,一般身體健康的正常人都能去極地旅游。只是不太建議小朋友去,小朋友自控能力比較差,極地旅游周期較長(一般2周左右)。
北京極之美旅行社是極地游的老牌旅行社,他們的南極游路線是:先乘飛機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接著轉機到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然后登船造訪南極。航線15天左右,最佳季節(jié)是每年11月~2月之間。
廣州極至旅行社的線路大致相似:從北京或者上海、香港的任一城市,飛往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停留一日之后再前往阿根廷的卡拉法特大冰川,接著飛烏斯懷亞,從此地登船在德雷克海峽和南極洲游玩。
極地游的主要內容為參觀極地動植物、游覽冰川、群島,拍照留念。游客搭船進入南極之后,登島游玩,然后再上船吃住。
至于極地自由行,極之美旅行社產(chǎn)品市場部林女士說:“個人行其實不存在什么危險。與團游不同的就是不通過旅行社,自己飛到國外,按照這個路線,買船票登船。”她說,船上都會安排講解師普及安全知識,也都有醫(yī)護室。“只是個人游的話對語言要求比較高,團游會有翻譯。”
極之美旅行社北極線路是:國內飛到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再飛到俄羅斯軍港摩爾曼斯克,在這里登船前往北極。南北極游目前價格有很多種,大多在10萬~20萬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