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杭州

首頁>地方頻道>杭州>社會

“廣場大媽”的糾結舞事

  杭州市民在跳廣場舞。

  浙江日報訊 “還好我們搬得早,不然也成眾矢之的了。”下午4時,杭州市下城區(qū),現(xiàn)代雅苑22幢,55歲的劉珍麗攤開報紙上關于“廣場舞沖突”的報道,抬頭看著丈夫葉三純。

  身為一名廣場舞領舞者,劉珍麗在和平廣場一帶頗有知名度。10年前,她隨丈夫從溫州到杭州定居時,在這個城市舉目無親;如今,她以舞會友,結下了不少朋友,“姐妹們多得很”……

  然而,在她的回憶里,6年廣場舞,跳得艱難。和其他團隊一樣,因為“噪音擾民”,她們曾不斷遭到小區(qū)居民投訴甚至抗議,“前后換了五六處場地”。現(xiàn)如今,她們歌照放、舞照跳,卻與鄰居們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游走在廣場健身和公共利益之間,劉珍麗和她的伙伴們,是如何和諧開跳的?

  跳舞:

  小區(qū)業(yè)主屢次投訴

  現(xiàn)代雅苑里住著5000多名業(yè)主。相比較好的綠化,公園配套顯得捉襟見肘:僅有一個百余平方米的太極廣場,以及一個小籃球場。

  劉珍麗住的22幢,正挨著太極廣場。沒有朋友,劉珍麗初到杭州時的生活極盡無聊。每天早晚,她都跟丈夫到小區(qū)里散步、健身。平淡的日子一晃就是幾年。

  2007年夏天,年輕時已有舞蹈功底的劉珍麗,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廣場舞視頻,立馬產生了興趣,不僅照著視頻反復學習,還加入了不少廣場舞QQ群。出于全民健身的考慮,2007年開始,全國各地推廣廣場舞。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后,廣場舞席卷大江南北。當時甚至不斷有“志愿者下鄉(xiāng)推廣廣場舞”、“全國推廣‘百姓健康舞’”等新聞見諸報端。

  很快,劉珍麗買來音響,并說服一名金華退休老師為伴,每天清晨6點左右,就在太極廣場上跳開了,“慢慢的人就多起來了,固定的有六七個人。”

  就在劉珍麗跳起廣場舞的前一年,王秀娟一家三口也住進了現(xiàn)代雅苑15幢——這是距離太極廣場最近的房子之一。清晨5點40分準時起床的王秀娟,幾乎每天都和樓下這群“聞雞起舞”的大媽們擦肩而過,“一開始影響并不大,也沒怎么在意。”

  但她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孩子開始上小學了,每天要趕在6點50分起床,“樓下很早就開始吵,孩子等于要少睡一個小時啊!”特別是夏天,天亮得早,“不關窗戶簡直沒法睡覺”。

  王秀娟開始嘗試委婉地提醒大媽們,“我們去說,她們就調低了,但過幾天又很響,都是鄰居,怎么好意思又去說?”受到噪音干擾的居民們,開始給物業(yè)打投訴電話。

  對于這些投訴電話,現(xiàn)代雅苑物業(yè)服務中心主任楊明雷印象深刻,“業(yè)主投訴,我們就派保安過去協(xié)調,保安一去,大媽們就把音量調低了。”保安們每次都很為難,“業(yè)主的投訴我們得解決,但跳舞的人也有自己的說法,向著誰我們都不是。”楊明雷說。

  苦惱:

  “有人說吵,就換地方”

  投訴多了,大媽們意識到,自己似乎成了一群“不受待見”的人。

  “都是一個小區(qū)的,也要照顧到別人的感受。”劉珍麗回家抱怨的時候,丈夫葉三純總是這樣勸解。

  她們試著主動將音樂調低。“有段時間,我們把聲音調到原來一半不到。投訴倒是沒了,但大家都說跳得很沒勁。”劉珍麗說,跳廣場舞,圖的就是節(jié)奏感。

  聲音往上調,鄰居又要投訴了,怎么辦?于是,她們開始換場地。

  太極廣場四周都是房子,難免影響居民休息,“那就到河邊去!”2009年夏天,隊里有人提出來,小區(qū)緊挨著上塘河的地方,有一個半圓形的休息區(qū),“邊上只有一幢房,受影響的人會比這里少。”

  過了一陣子,樓上又有居民開窗朝大媽們喊,“我們就把音響擱在沿河的藤蘿架下,有植被擋住,對樓上的影響會變小。”這樣一來,樓上的居民果然不再抗議了。

  好景不長。一個晨曦籠罩的早上,住在沿河22幢2樓的老大爺,怒容滿面地沖出來,“一把按掉我們的音響。”跳舞的大媽們連忙道歉。隨即,她們又換地方了。小區(qū)就這么點大,能去的地方都想遍了。2009年下半年,有人提出,到和現(xiàn)代雅苑一路之隔的現(xiàn)代名苑去,那里有一片葡萄架,環(huán)境清幽,“應該不會吵到誰”。

  “沒過多久,樓上下來個女的,也不跟我們吵鬧,一聲不響就把音響按掉,然后坐到我們跳舞的地方。”看這架勢,大媽們意識到,這個“陣地”同樣守不住了。

  “前前后后換了起碼6處場地,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人反映說我們吵,我們就換地方。”當時的劉珍麗相當苦惱,“我們聚在一起跳舞,圖的是健康快樂,也不想吵到大家。”

  大媽們甚至想過,實在不行就換到邊上的和平廣場跳,“肯定不會影響到誰”。但是,這樣一來,不僅路途較遠,而且音響等器材搬來搬去也是件麻煩事,“關鍵是,那里緊挨著大馬路,空氣不好,根本不適合早鍛煉。”

  在找到合適的“據點”之前,現(xiàn)代雅苑的廣場舞大媽們,一直在打著“游擊”。“我們也有意調低聲音,盡量不影響到其他人休息。”大媽們苦惱的是,聲音實在是難控制,“不同人對聲音的敏感度不一樣,很難說放到多低不會吵到人……”

  自律:

  來之不易的“據點”

  就在大媽們焦慮不安的時候,物業(yè)服務中心的楊明雷也在思索著解決的辦法,“肯定要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又能讓雙方兼顧”。他把小區(qū)里有可能的地方一一羅列出來,甚至畫了圖。

  2011年夏天,一次在小區(qū)里巡邏,楊明雷走出南面小門,看到了工大橋下的一塊空地。這塊空地實際上已經在小區(qū)門外。上塘河邊的游步道和工大橋在這里上下交會,橋下是一塊百余平方米的水泥休憩臺。由于距離居民樓較遠,又有橋面遮擋,大媽們若在這里跳舞,聲音再響都不礙事。

  楊明雷隨即找到劉珍麗,推薦了這塊“寶地”。

  劉珍麗隨即和丈夫帶著音響來踩點,把音響調到最大,讓丈夫到旁邊居民樓去聽聲音,“連續(xù)跑了好幾幢樓,都沒什么影響。”

  但是,就在劉珍麗準備帶姐妹們去新“據點”時,大媽們卻七嘴八舌地抗議起來,“橋下空氣肯定很渾濁”、“這么暗,多難受”、“橋上車來車往,會很吵吧”……

  作為領舞者,劉珍麗的作用此刻彰顯無遺。她反復在姐妹當中做工作:“橋下有橋下的好,放心跳,不怕有人抗議,而且雨天不怕淋、夏天不怕曬,還能跳得晚一些,有啥不好?河邊空氣也不差嘛!”

  一開始,仍然有不少人持有異議。但讓大家安心的是,搬到這里跳了一段時間,卻再也沒有人來抗議,物業(yè)也沒再接到任何投訴,“慢慢地大家就接受了,總比吵到別人好,起碼不會心里不安。”劉珍麗說。

  隨著場地的固定,跳舞的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最多的時候有50多人,有些是從德勝路、余杭塘路、艮山流水苑等地,專門開車、坐車趕過來跳的。”

  現(xiàn)在,每天早晨7點半開始,劉珍麗會帶著大家先練50多分鐘《回春醫(yī)療保健操》,再跳半小時的《佳木斯》,然后是五花八門的流行廣場舞。

  “7點半這個時間,也是我們相互間商定的。”劉珍麗說,這個據點來之不易,深怕再遭到抗議,“另外,我們很多人都要送小孩上學,這個時間其實也剛合適。”

  沒有了后顧之憂,大媽們從此跳得更加歡快了,從游步道經過的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這群活力四射的大媽們……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105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