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被干旱、暴雨、臺風(fēng)等各種惡劣天氣摧殘了一次又一次后,眼見著桂花零落,只好心里默默跟它告別,以為只能明年再見時,沒想到稍稍過了幾天,桂花卻出乎意料來了個華麗轉(zhuǎn)身,又香了起來,讓整個杭城重新浸在了甜蜜蜜的桂花香里。
這意外的甜蜜,趁著暖暖的秋陽,讓哪怕再不愛花的人,都不得不珍惜起來。
讀者周國輝,就為今年的桂花,寫了一篇《醉美桂香》,我們摘了一段,與大家分享:
今天還想寫寫桂子,晚秋抑或深秋的桂子。不是我矯情,而是今年的桂子比往年顯得更加堅毅、奔放和戀人,實在耐人尋味。
桂花給人的印象總是柔和、嬌艷的,堅毅似乎不是她的品格。其實不然。
今年的氣候異常,夏天長時間連續(xù)酷暑干旱,熱度高達(dá)40多攝氏度,杭人稱之為罕見的苦夏。以至入秋也晚,早桂姍姍來遲,未見“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景象。中秋之后,天氣漸涼,早桂和中桂開始競相開放,到“十一”長假之時,杭州已是滿城桂香。
可好景不長,受“菲特”強臺風(fēng)突然襲擊,桂花慘遭疾風(fēng)暴雨蹂躪,紛紛落幕?,F(xiàn)在時屆深秋,氣溫開始驟降,離冬天已不遙遠(yuǎn)。自古逢秋悲寂寥,曹丕《燕行歌》故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誰也不承想,晚桂卻再次綻放,而且可以用盛開來形容。
看來,一種生命的品質(zhì),需要給予機遇,所謂經(jīng)疾風(fēng)才知勁草。對人對事,都不可一成不變,環(huán)境育人,時勢造人!
這幾天桂花的盛景是今年的最高潮。錢江畔,大道旁,小區(qū)里,睜眼就是滿林滿樹的桂花。似乎要把今年沒有用盡的勁道在一個時間完全釋放,所以,桂子少了往昔的遲疑、低調(diào),顯得那么奔放、豪爽和熱烈。一串串黃晶晶的桂子掛滿枝頭,在藍(lán)天白云綠葉的襯托下,儼然還是春的生機,不見了秋風(fēng)掃落葉的惆悵。
我說過,早桂在尋,中桂在賞,晚桂在品,這大抵符合桂子審美的過程和規(guī)律。當(dāng)下的晚桂是到了人不想她、她亦戀你的地步??諝饫飶浡闾?,沁人心脾,想躲也不成。而且感覺特別親切。我問同行的夫人,看著金燦燦飽滿、圓潤的桂子串,你在想什么?她回答得很干脆,就想擁抱、親吻。可見,親切、戀人是晚桂的品格,也是晚深秋這個季節(jié)人們的共同向往。
在周國輝眼里,今年的桂花,活脫脫一副“花堅強”的模樣。
事實也是如此,杭州植物園植物分類室工程師陳曉玲說:今年的桂花開得的確有些挫折,一開始是天氣熱,比往年晚了10多天才開出了第一朵。
桂花一般開三撥,第一撥遲到了,接下來的第二撥、第三撥,整個的花期都往后推了推。
也算因禍得福吧,不然,這兩天的杭州城里怎么還能看到如此成片成片的桂花呢?
杭州少兒公園辦公室主任吳玉枝說,和往年比,今年的第三撥桂花開得時間算不上最晚,但以數(shù)量取勝。不知是不是前兩撥受打擊太大,桂花一直默默地積攢著營養(yǎng),等到天氣合適了,“呼啦”一下子,一樹一樹地全開了。
較真起來的話,這兩天的桂花,也不能說全部都屬于第三撥,還有一些本來就是該這時才開的晚桂品種。細(xì)分起來,第三撥桂花的香氣要弱一些,是淡淡的;晚桂的話,香氣濃一些。
但對于我們來說,濃濃淡淡的花香摻雜在一起,分不分得清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鼻尖留下甜甜的香氣,這就足夠了。
眼下,可能算是秋天最美好的時光了,秋陽正暖,桂花正香,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模樣。陳曉玲和吳玉枝都說,好時光要懂得珍惜,這一撥桂花開到月底差不多就要過季了,哪怕再“堅強”,也最多撐到11月初。
掰掰手指,沒有幾天時間了,抓住桂花的“小尾巴”,去聞聞花香吧。
隨意的話,可以在單位樓下、小區(qū)里走走,鼻尖里都能飄進(jìn)甜蜜;講究的話,去西湖邊自然更好,眼下滿覺隴村、楊梅嶺村、云棲竹徑、植物園、少兒公園等地的桂花,都開得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