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張國芬是孤山鎮(zhèn)李王村村民,她雙腿殘疾無法行走,面對生活中的一次次灰暗時刻,她選擇堅強面對,用雙手“走”出自強不息的人生,成為大家眼中的勵志典型。
圖為張國芬在家干農活。葉麗莉攝
昨天,記者來到張國芬家中時,她正坐在輪椅上做家務?!敖裉煸缟舷掠昃蜎]出去擺攤,只能在家做些簡單的農活了?!睆垏掖蜷_了話匣子。4歲那年,張國芬因患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殘疾,只能依靠雙手支撐著兩張小板凳,交替著挪動行走。20歲,她嫁給比自己大12歲的丈夫范子松,次年兒子出生。然而,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就靠丈夫打零工賺取,生活一度陷入窘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國芬覺得在家養(yǎng)豬是一項增收的途徑,于是便借錢買來幾只小豬精心喂養(yǎng),割豬草、喂飼料對她來說非常不易,但她依然咬牙堅持。后來,張國芬的小家庭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有了一些盈余,這讓張國芬覺得倍感自豪,她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勞動有了價值。
盡管家庭經濟情況不寬裕,但張國芬還是撫養(yǎng)了一名棄嬰,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愛。1988年冬天的一個早上,范子松打開家門就看到地上有一個襁褓,里面躺著的小嬰兒已經凍得渾身發(fā)紫。張國芬見狀,急忙讓他把嬰兒抱到自己懷里,不停地給她搓著手腳,看到孩子的臉色漸漸紅潤,張國芬松了一口氣?!罢l家父母這么狠心,大冷天把孩子丟棄,我們領養(yǎng)了吧?!睆垏蚁蛘煞蛘f道。善良的丈夫只是思慮了一會,便道:“也好,這下我們也有女兒了?!贝撕?,為了撫養(yǎng)一雙兒女,張國芬的擔子更重了,她到附近的工廠“求職”,在服裝廠剪線頭、化妝品廠做眉筆……工廠負責人看到她情況特殊,均同意她將材料帶到家中去做。然而,被張國芬夫婦精心呵護的女兒在16歲的花季患上了尿毒癥,最終醫(yī)治無效離世。每每提及,張國芬都心痛不已。
如今,兒子一家都在外地生活,年歲漸長的張國芬夫婦倆在家也不肯閑著。范子松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種了很多蔬菜,每天清晨5點不到,他就起床將新鮮蔬菜采摘下來,再由張國芬騎著助殘車到城區(qū)疏導點擺攤售賣?!皵[攤的過程中遇到了無數(shù)的好心人,我很感激他們的幫助?!睆垏艺f,一些顧客看到她坐在助殘車上賣菜,覺得她很不容易,便在付錢的時候多給幾塊錢,甚至還有好心人連菜都沒買,直接拿過二維碼掃碼給錢。
李王村村干呂涼說,張國芬最讓她佩服的品質就是樂觀和善良,她從不抱怨生活的苦,一直迎難而上笑對人生。張國芬坦言,作為一名殘疾人,她享受了政府的助殘補貼,也獲得了他人的無私幫助,因而她始終心懷感恩笑對生活,未來也一定會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