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被視為“珍寶”的郵票,承載著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動人的情感。10月16日,記者從安徽革命軍事館籌建辦公室了解到,近日,工作人員走進抗美援朝老兵常國治家中,接受了一項革命實物捐贈。
“我親眼看到你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今天我們就要分別了,我(將)看不到你了……”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當天,96歲的常國治用顫抖的雙手輕輕地捧起一張?zhí)貏e的郵票,與它做最后的告別。
常國治哽咽地看著黃繼光像郵票
這是一張1996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fā)行的紀念抗美援朝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的郵票,由當代著名作家魏巍贈予常國治。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常國治親眼見證了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壯舉,作家魏巍第二次入朝采訪時,和時任連隊文書的常國治同住一個防空洞,建立了深厚的戰(zhàn)友之情。
常國治1928年出生在鳳臺縣關(guān)店鄉(xiāng)幸福村常圩,1951年參軍,同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參加過上甘嶺、美國第七艦隊反登陸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榮獲過連隊集體二等功。
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常國治幾乎每天都在槍林彈雨中度過。上甘嶺戰(zhàn)役中,常國治在陣地觀察所里,目睹了黃繼光為奪取陣地,拖著受傷之軀,艱難地爬行到暗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眼。
在1952年的一次激戰(zhàn)中,常國治腰椎受傷、臀部中彈、牙齒被炸掉五顆,一塊彈片扎進左眼眶,另一塊彈片從頭頂劃過,昏迷了兩天兩夜才醒來。
常國治在捐贈協(xié)議上簽字
時至今日,他左眼中的彈片依然未能完全取出,眼睛時常發(fā)紅流淚。1954年部隊歸國后,他因傷病復員回鄉(xiāng)任教,扎根鄉(xiāng)村教育43載。直到1998年,由于病情加重,實在無法堅持時,才離開三尺講臺。
2017年9月,常國治獲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fā)的“鄉(xiāng)村學校從教30年”榮譽證書。
近年來,常國治老人十分關(guān)心下一代的國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得知安徽革命軍事館正在向社會廣泛征集革命文物后,特意委托子女主動聯(lián)系,要把自己視為珍寶的“郵票”無償捐贈給革命軍事館,讓英雄的故事永遠傳頌下去。
一枚小小的郵票,記錄著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承載著一段彌足珍貴的革命情誼。
工作人員表示,安徽革命軍事館在持續(xù)征集革命文物的同時,也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更加生動。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任海怡 通訊員 劉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