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廣場隧道建成通車;南接線橋面瀝青完成攤鋪……記者19日從市建委了解到,備受市民關注的新生圩長江大橋(仙新路過江通道)項目,目前施工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向著年內建成目標不斷邁進。
一條條弧形大道在空中伸展,即將“牽手”形成空中立交,助力實現城市干道的快速交通轉換……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棲霞大道五層互通立交目前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收尾階段。
棲霞大道互通立交是新生圩長江大橋建設工程的重要一環(huán),采用直連式互通立交模式,地面輔路十字燈控交叉口為第一層,棲霞大道十月廣場隧道為地下一層,仙新路主線高架為第四層,八條連接棲霞大道和仙新路高架橋的匝道處于第二、三層。
考慮到棲霞大道互通立交部分路段處于棲霞大道上方,交通流量大,若長期占地施工會影響市民日常出行,因此,項目在上跨道路段采用了全預制拼裝鋼箱梁結構,將橋梁主要構件在工廠集中加工生產后,運輸至現場進行吊裝。
在吊裝前期,項目部對各道工序及吊裝的每一個步驟進行精細化仿真,1∶1還原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站位,有效提升了吊裝過程的精度和安全性。當主梁由工廠運至施工現場后,可實現多段面同時安裝?!叭A制拼裝鋼箱梁施工采用裝配式支架體系,不僅能夠成倍縮短工期、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還有效降低了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和交通占用的影響?!笔泄ㄖ行呢撠熑私榻B。
項目施工范圍內包含燃氣、水管、光纜等多種地下管線,如何對錯綜復雜的管線完成遷改,是施工的重點難點內容。建設單位通過建立施工清單,制定周密施工方案,強化安全技術交底,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完成了管線遷改工作,保障了5層互通立交施工順利推進。
位于地下一層的十月廣場隧道,目前已完成交通導改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設匝道橋鋼箱梁預計下月完工。進入全線沖刺階段,新生圩長江大橋南接線近日也順利完成橋面瀝青面層施工任務。市公建中心項目負責人現場介紹,新生圩長江大橋全線橋面鋪裝已進入收尾階段,下一步將進行橋梁附屬設施安裝。
新生圩長江大橋(仙新路過江通道)是我市連接江南主城區(qū)與江北新區(qū)、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重要紐帶。建成通車后,由棲霞大道前往江北新區(qū)的車程,將由1小時縮減至10分鐘,對進一步提升我市長江干線過江能力、完善區(qū)域路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