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 杭城孩子“沉浸式”走進戲劇世界
劇場內(nèi),精衛(wèi)、女媧、姜子牙輪番登場,小紅帽、白雪公主、青蛙王子活靈活現(xiàn),奇幻的中國傳說與浪漫的西方童話交相輝映,令人目不暇接。
劇場外,戲劇盲盒、親子戲劇營、少兒戲劇培訓班等一系列戲劇活動如火如荼,現(xiàn)場互動熱烈,氣氛堪比盛夏的熱浪。
精彩劇目紛至沓來,觀演體驗全面升級,戲劇教育多樣化發(fā)展……這個暑期,杭州兒童戲劇市場展格外熱鬧,帶領孩子們沉浸式走進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藝術(shù)世界。
“國際化”劇目增多,折射文化自信
若要盤點今夏杭州兒童戲劇舞臺的關(guān)鍵詞,“國際化”一定是其中之一。
每年夏天,“浙江兒童戲劇節(jié)”都會如期而至,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從今年起,它升級成為“浙江國際兒童戲劇展演”。看一眼此次展演的劇目表,就能迅速找到“國際”二字的注腳:英國倫敦西區(qū)原版親子劇《恐龍世界 LIVE》、中歐合作科幻探險兒童劇《飛向月球》等赫然在目。
同樣是在這個暑期,杭州天目里·目里空間推出了“兒童戲劇季”,來自不同國家的劇目輪番上演。泰國肢體劇《驚奇幻想曲》巧妙融合了啞劇、面具劇和物體劇等多種表演形式;來自挪威的《原力玩家》以舞蹈喚醒兒童的肢體感官;西班牙《廢寶動物大馬戲》用日常的廢舊物品做成可愛的動物玩偶,演繹精彩故事……
“這些風格迥異的演出形式,為兒童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和感官刺激,開闊了他們的眼界?!碧炷坷镅莩黾矩撠熑烁邅嗛硎?,越來越多的國際劇目來到杭州,為觀眾增添了更加多元化的藝術(shù)生活方式。
“國外劇目的引進,讓本土兒童劇有了更加廣闊的國際視野?!闭憬拕F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涂媛媛從創(chuàng)作者角度進行解讀。她認為,這些國外劇目給了本土戲劇一些創(chuàng)作上的啟發(fā),同時,也激發(fā)了本土兒童劇“走出去”的信心。例如,浙江兒藝的《山海奇幻夢》,從創(chuàng)作之初,就定位于國際化道路,用肢體語言創(chuàng)新講述中國故事。目前,該劇已經(jīng)走出國門,在俄羅斯演出時大受好評?!皣鈩∧吭龆?,也從側(cè)面說明我們越來越有文化自信?!?/p>
“沉浸式”體驗破界,向劇場外延伸
當“獵人叔叔”一聲令下,孩子們齊心協(xié)力圍堵闖到觀眾席的“大灰狼”;當佩西公主為自己的傲慢道歉時,孩子們齊聲喊出“沒關(guān)系,我原諒你了”;當“青蛙王子”為公主唱生日歌時,孩子們揮舞手中的熒光棒一起唱……這是浙江國際兒童戲劇展演開幕大戲《格林童話》演出時的場景。
這部由浙江兒藝創(chuàng)排的兒童劇,沒有選擇“老老實實”講故事,而是用全新的方式讓童話“活”起來,讓小觀眾“走”進故事。整場演出中,小觀眾們時而緊張地屏住呼吸,時而興奮地拍手叫好,時而跟著音樂搖動身體,完全“沉浸”在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
在暑期舞臺上,越來越多的兒童劇為孩子們提供這種“沉浸式”的戲劇體驗。與此同時,這種體驗還延伸到了劇場之外。
7月,在杭州湖濱in77西子廊橋,“盲盒音樂會·奇幻之夜”上演,“姜太公”智斗妖魔,“哪吒”大鬧東海,上古“神獸”集體現(xiàn)身,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快樂宇宙”,也為家長們提供了放松心情的“烏托邦”。
8月,數(shù)十組家庭參與了第一屆浙江國際兒童戲劇展演的重要板塊——“親子戲劇營”。在戲劇導師的引領下,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打開身體和心靈,通過游戲喚醒戲劇天性,用肢體和想象力“講故事”,滿場都是歡笑聲。
有業(yè)內(nèi)專家表示,這些“沉浸式”的劇目和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從觀眾的視角出發(fā),弱化了“說教感”,更加尊重兒童的特性,同時打破了空間的阻隔、年齡的界限,將戲劇融入了生活場景,讓大人與孩子共同享受到戲劇的魅力,推動兒童戲劇走向更開放、更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階段。
戲劇教育擴容,為“小戲精”提供沃土
這個暑期,還有一群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站上了戲劇舞臺。
8月17日,少兒版《花木蘭》在浙話藝術(shù)劇院上演。《花木蘭》本是浙江話劇團的經(jīng)典劇目,此次的少兒版幾乎是對原版的“一比一復刻”。舞臺上,6位小演員們自信從容,臺詞鏗鏘,情感真摯,將花木蘭的英勇與柔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這群光彩奪目的“小戲精”,是浙話少兒戲劇培訓中心精英劇目班的學員,平均年齡十歲。從最初的劇本圍讀,到每一句臺詞的情緒把握;從肢體語言的反復雕琢,到武術(shù)招式的默契配合——小演員在浙話專業(yè)師資的帶領下,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系統(tǒng)訓練,才有了舞臺上的精彩綻放。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戲劇教育的重要性?!蓖挎骆陆榻B,為了推廣戲劇教育,浙話于2018年成立了少兒戲劇培訓中心,專注于兒童的分齡表演培訓,涵蓋戲劇啟蒙、角色扮演、臺詞訓練、兒童劇演出等多個階段。這些年,學員們屢獲各類戲劇教育獎項。就在上個月,少兒版《花木蘭》還登上國家話劇院的舞臺,并捧回了第八屆金畫眉戲劇展最高獎——明星劇目獎。
除了專業(yè)戲劇培訓機構(gòu),杭州許多中小學校開設了戲劇社團,一些公共文化場館也開始提供戲劇培訓和戲劇普及服務。近日,余杭區(qū)文化館推出了“余杭有戲”兒童戲劇表演夏令營,臨平大劇院推出了“公益大師課”,這些活動豐富了青少年戲劇教育的形式。
如今的杭州,戲劇教育已超出了單純的藝術(shù)范疇,成為培養(yǎng)孩子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隨著戲劇教育土壤日漸肥沃,相信舞臺上會涌現(xiàn)更多的“小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