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11月8日訊 目前,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廣大市民高度關切的熱點問題,人、車、路等交通元素迅猛發(fā)展。截止2013年10月,市區(qū)機動車達到25.6萬輛,私家車16.1萬輛,駕駛人37.8萬名,非機動車接近200萬輛,交通擁堵形勢日益嚴峻,行車難、走路難、停車難問題日趨突出;交通擁堵大大降低了市民出行的便捷性、時效性、舒適性,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活質(zhì)量。
近日,從市公安局獲悉,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和機動車違停兩大不文明行為都是整治的重中之重,市公安局已全面啟動“兩項整治”專項行動,嚴管文明城市建設交通秩序,著力提升城市品位。
市公安交巡警部門負責人介紹,近期,廣大市民就加強非機動車違法和機動車違停整治的呼聲越來越高,各個渠道轉給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的信訪件大都集中在這些方面。廣大市民直言不諱,在來信中質(zhì)疑交巡警部門搞整治是表面文章,采取的措施是一陣風。有些群眾也為交巡警管理提出了許多建議。
交通出行與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不僅是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更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加強交通秩序長效管理是順應民意、惠及民生的實事。不少市民認為,每個城市面臨的行車停車問題都是一樣的,行車停車問題已經(jīng)成為群眾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交通管理部門無法回避的難點問題。關于“中國式過馬路”,已經(jīng)成為國民不文明行為的代名詞。
關于停車整治,一味的增加停車泊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問題,強調(diào)“堵疏結合”,重點圍繞“疏”做文章,按照“盤活停車資源、收費機制調(diào)節(jié)、區(qū)域分類指導、加強執(zhí)法力度、補充基礎設施”的基本思路,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試點推行。關于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整治,重點就是綜合應用行政、科技、輿論和道德的力量,多措并舉,長效堅持。警方也表示,將認真梳理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及機動車違停的典型案例,深度解析,通過報道,讓群眾知道為什么要整治、整治的重點是行為、標準是什么;并將與媒體單位建立常態(tài)聯(lián)系,組織開展啟動“不文明交通隨手拍”、“文明交通大家談”等活動,動態(tài)跟蹤整治情況,展示整治成效、曝光出行陋習,喚起全社會對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的認同。在主要路口設立現(xiàn)場警示教育陣地,落實先教育后處罰的制度,形成“人人譴責違法、人人自覺守法”和“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濃厚氛圍。
鏈接:
南通“文明交通”建設,連續(xù)8年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公民交通出行的法治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明顯增強,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明顯下降;大力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化路網(wǎng)格局,打通城市經(jīng)脈,城市交通立體格局初步形成;積極破解難題,順利完成“三小車輛”等交通頑癥綜合治理,“民生交管”道路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