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市公辦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一改以前的“各自采買”,全面“試運行”食材集中配送。這是無錫市學校食堂治理改革的階段性成果。
“試運行”第一天情況如何?“排骨都吃完了!”2日,華莊中學初二學生卓怡安吃完新學期“第一餐”挺滿意,有糖醋小排、絲瓜炒蛋、青菜百葉、娃娃菜、蛋湯,還有牛奶“收尾”。小卓和同學們早就耳聞,午餐食材要統(tǒng)一配送,但他們不清楚的是,這份飯菜得到多方關注與保障。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全市公辦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食堂治理改革,對學校食堂食材進行集中配送。
集中配送,重在把控“食材關”。一袋米、一桶油、一顆菜均可追蹤。食材由蘇南學校食材配送公司統(tǒng)一招標采購配送,建立食材“供應商庫”,十類主材六類輔材各有數(shù)家行業(yè)龍頭供應商入圍,實行隨時淘汰制,食材全程可追溯。市教育局上線學校食堂“陽光運行”監(jiān)控平臺,食材從配送中心到孩子餐盤,所有“行蹤”均有監(jiān)控。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全市各個集中配送中心設立了監(jiān)測點,監(jiān)督指導公司開展快檢,保障食品安全。
集中配送讓學校食堂工作流程再造。每天早上,蘇南學校食材配送公司根據(jù)營養(yǎng)食譜按各學校人數(shù)配備食材,通過冷藏車配送到各學校,學校專人負責接收,隨后制作。昨晨六點,錫師附小校長錢陽輝和工作人員接收當天食材,“菜色很新鮮。”機關幼兒園副園長應意橋表示,不僅蔬菜成色好,米、油也都是品牌貨。“我們特別注意到,米都是中糧集團的東北大米,油都是金龍魚的非轉基因油。”格致中學總務主任張亞斌說。
據(jù)悉,目前食材配送的還是“毛菜”,明年將實行“凈菜”配送,進一步提升學生餐制作效率和質量。568所公辦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中,仍有58家學校沒有自辦食堂,規(guī)劃兩年內將實現(xiàn)食堂自辦,期間由市教育局統(tǒng)一采購送餐。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蘇南學校食材配送有限公司是一家全資國有企業(yè),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堅持公益,零利潤運作。
改革仍處于磨合期。2日,市領導王喚春、劉霞以及教育、屬地負責人前往相關學校食堂檢查并陪餐,各學校也均開展負責人陪餐。磨合期內,各相關職能部門針對“試運行”中暴露出的問題,啟動應急預案,進一步優(yōu)化流程,健全機制,完善保障體系;同時加強監(jiān)督檢查力度,組織開展督查,市紀委監(jiān)委選聘的“特別監(jiān)督員”也將持證上崗,合力保障好孩子們吃上安全營養(yǎng)可口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