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訊 交匯點記者從江蘇省京劇院得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黃孝慈老師今天下午因病在南京辭世,享年73歲。
對于黃孝慈的辭世,江蘇京劇院院長王群感到非常沉痛,他說,黃孝慈老師是江蘇京劇界的一桿旗幟,是江蘇京劇界首位二度梅得主,即便在退休之后,她依然堅持傳承,帶徒弟,傳劇目,為京劇的傳承做了大量工作,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得知噩耗,網友們在微博上紛紛悼念黃孝慈先生
“我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愛京劇、學京劇、演京劇、傳京劇?!敝﹦”硌菟囆g家黃孝慈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
作為國家一級演員,黃孝慈曾兩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1943年5月生,1960年畢業(yè)于中國戲劇學院,工青衣花旦,曾拜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為師。她的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表演不拘一格,博眾家之長,在近五十年的舞臺生涯中,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生前曾擔任江蘇藝術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1960年黃孝慈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中國戲劇學院,進入江蘇省京劇院工作。1988年全國京劇會演在天津舉行,當時還籍籍無名的黃孝慈憑借《紅菱艷》一舉成名,專家驚艷地形容她為“江南水鄉(xiāng)碧螺春”、“對京劇旦角表演形式有重大突破”,黃孝慈也因此為江蘇京劇界實現了梅花獎零的突破。
因塑造《駱駝祥子》中的虎妞形象獲得成功,黃孝慈榮獲多項個人大獎,曾兩次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jié)表演獎、江蘇省第四屆戲劇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2000年獲文化部“文華藝術表演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優(yōu)秀表演獎。她還榮獲了中國文聯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和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她擅演劇目有《董小宛》(1983年獲江蘇省戲劇匯演優(yōu)秀表演獎)、《紅菱艷》(榮獲第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全國京劇新劇目匯演優(yōu)秀表演獎榜首)、《太平公主》(榮獲第十屆中國電視戲曲片一等獎、優(yōu)秀表演獎)、《玉堂春》、《蝴蝶杯》、《四郎探母》等。主演的現代戲《耕耘初記》于1964年進京參加全國現代戲匯演,周恩來同志觀看了該劇的演出。1991年元月應邀參加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活動,與京劇名家杜近芳、關正明合演了《紅鬢烈馬》并同漢劇名家陳伯華等演出京漢合演的《四郎探母》。
年輕人是京劇未來的觀眾。黃孝慈認為,“京劇的繁榮,除了人才、劇目,最重要的還是觀眾。”她生前是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每年定期授課。第二堂課時,有位同學提出,聽不懂京劇唱詞。從此,每次上課,黃孝慈都會帶來所要表演選段的唱詞,為同學們同步放映。這門京劇賞析課,一度人滿為患,原來規(guī)定360人,每次都達五六百人,每晚6點半開課,4點鐘就有人來搶位置。
黃孝慈生前還在東南大學發(fā)起成立了“孝慈劇社”,京劇戲迷們越來越多,黃孝慈也贏得了眾多大學生的愛戴,同學們親熱地喊黃孝慈“黃媽媽”。“我還有一支小隊伍。”黃孝慈欣慰地告訴記者,前幾年“孝慈少兒京劇藝術團”在宿遷市第一實驗小學成立,她每年都要去宿遷悉心指導。
噩耗傳出后,各界紛紛緬懷,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