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很多年以前,滿大街上穿梭的都是郵遞員,如今滿大街跑的都是快遞小哥。
小區(qū)里雖然還能看見一家一戶郵箱的身影,但電子產(chǎn)品的充斥和通訊工具的發(fā)達,讓這些郵箱不是落滿了灰塵,就是塞滿了廣告宣傳單等等,成了擺設(shè)。
然而這些閑置的郵箱,卻成了犯罪分子眼里的“富礦”,水電繳費單、掛號信、甚至連家書,都成了他們行騙的工具。
工具一:郵寄上門的電費單
在國家電網(wǎng)城北公司營業(yè)廳內(nèi),市民李先生正在咨詢電費繳納途徑事宜。
原來前兩天,有人穿著類似國家電網(wǎng)工作服上門催繳電費,談吐舉止還很得體,最重要的是,他拿著李先生家中這個月的電費催繳單。
然而,細心的李先生還是發(fā)現(xiàn)了異樣。因為,這個所謂的工作人員直接找李先生要了個整數(shù),而以往電費都是有零有整的。
當(dāng)李先生推說錢包落在單位了,過兩天去銀行繳費時,對方居然還給了他一個銀行賬戶。
次日,李先生向鼓樓警方報警備案,同時他來到營業(yè)點核實。經(jīng)工作人員查詢,這個“電費繳費專門賬戶”竟然是個人賬戶,而工作人員也表示,電業(yè)部門只有在用戶長期欠繳電費并產(chǎn)生滯納金的情況下,才會上門提醒用戶通過正規(guī)渠道繳費,正常繳費期間不會上門催繳。
警方提醒,萬一遇到類似電費詐騙情況,撥打國家電網(wǎng)24小時服務(wù)熱線95598,可以進行居民用電信息實時查詢。
工具二:逾期未領(lǐng)的掛號信
10月25日,鼓樓區(qū)居民小楊接到一個號碼為“000190852212”的電話,接電話后語音提示稱她有一封掛號信在郵局未取,可按9進行人工查詢服務(wù)。轉(zhuǎn)到人工后,對方自稱中國郵政工作人員,稱其有一封來自公安的郵件未取。工作人員還說幫小楊查看了,里面是一張高速公路交通違章通知單。
小楊記得,自己的確是這個時間段開車去過這個地方,便信以為真。接下來對方稱,為了不耽誤她交罰款的期限,可以提供她一個賬號,先將罰款繳了。一聽說要匯錢,小楊開始有所懷疑,她說要打電話到公安局核實下,對方立即掛斷了電話。
事后,小楊在警方曝光臺進行了查詢,自己的確有個異地的高速違章,該告知書通過信函的形式,寄到了她機動車登記的家庭住址處。
郵局工作人員特別指出,首先用戶未領(lǐng)取的普通的郵件、包裹、掛號信等,郵局工作人員不會電話通知,只會發(fā)放領(lǐng)取通知單通知用戶自??;其次,郵局人員不會私自打開用戶的郵件、掛號信或包裹。
工具三:親友寄來的“中獎函”
10月22日,鼓樓區(qū)居民吳大媽取報紙的時候,發(fā)現(xiàn)收到了一封信,寄信人是她一個遠房的親戚。打開信后,只有簡短的幾行字,大意是親戚中獎了,但是領(lǐng)獎的這個地址在吳大媽所在的城市,所以就把這個中獎函給她寄過來了,請吳大媽代為領(lǐng)獎。
中獎函第一頁就是一公證書――“北京市國立公證處”,還有公證號,(京)公字2016第2819號,公證書后面連帶著一傳單,上面有一些電器的價錢和介紹,右下方還有兩位公證人員,下面地址留的是某大型電器商城南京的地址。
而兌獎的規(guī)則,滿滿的都是詐騙套路――先要打電話去跟他們核對中獎密碼,讓帶上身份證、戶口本以及這中獎單領(lǐng)獎,如果不需要獎品,還可現(xiàn)場拍賣或折現(xiàn)。
謹(jǐn)慎的吳大媽向警方報警備案,同時電話聯(lián)系了這位遠房親戚。
對方說自己是不久前給吳大媽寫了一封家書,但并沒有在其中夾帶中獎函之類的東西,估計家書早被犯罪分子盜走了,并從中獲得了吳大媽的個人信息,才有了這封“中獎函”。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閑置不用的郵箱最好妥善處理,對于郵箱中的信件也要及時收取。
因為里面很可能含有你的個人信息,而這一旦落入有心之人的手中則會成為詐騙利用的工具。
□通訊員 鼓公宣 萬懿玲 金陵晚報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