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熟悉明初鄭和下西洋歷史的人都聽說過“五谷樹”,據(jù)說這種鄭和帶回來的樹能預報一年的收成。有點遺憾的是,南京雖然是鄭和遠航歸來的終點,但目前國內最著名的五谷樹卻是生長在鹽城建湖。
記者日前從鄭和后裔鄭自海處了解到,五棵來自鹽城的五谷樹日前已經(jīng)引種到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回到它600多年前的“家”,不久就會與南京市民見面。
傳說五谷樹果實能預示收成
“五谷樹的神奇,在各種鄭和下西洋的史料中屢有記載!”鄭自海告訴記者。明代周暉在《金陵瑣事》記載:“五谷樹有二株,一在皇城內,一在報恩寺,不但結子如五谷,亦有如魚蟹之形者。乃三寶太監(jiān)西洋取來之物?!泵黝櫰鹪犊妥樥Z》卷一“花木條”記載:“大內西華門里,內監(jiān)傳舊丞相府中有五谷樹,實生五谷,每生一種,則其年此種必大熟,云海外移至。報恩寺亦有一株,今不知在何處?!?/p>
類似的記載,在史料中屢見不鮮。鄭自海用現(xiàn)代人聽得懂的話,解釋五谷樹的神奇:五谷樹的葉片乍看像是榆樹葉,每到初夏時節(jié),枝條上繁花似雪,結出年年形狀各異的果實。有時像稻谷,有時像高粱,有時如玉米,有時似小麥、小米之類的谷物,甚至還可能像魚蝦。
人們相信,如果五谷樹的果實為稻谷、高粱、小麥之類的形狀,就預示著當年糧食豐收;如果呈現(xiàn)魚蝦形,就預示這一年會有很大的雨水,農作物會歉收甚至絕收。據(jù)說,這個規(guī)律很靈驗。
“600多年來,很多文人雅士為五谷樹的‘神奇’深深嘆服,紛紛寫詩贊嘆?!编嵶院Uf,詩人周寶英在《五谷樹》中吟詠:“種自西洋來,佳名五谷系。但看樹婆娑,便知豐欠歲。”
鄭和曾在大報恩寺種五谷樹
五谷樹是鄭和帶回南京的,鄭自海介紹,南京目前的確也有幾棵這種樹,在馬府街鄭和紀念館、南京林業(yè)大學、國防園都發(fā)現(xiàn)過五谷樹,但這些樹的知名度都不如鹽城建湖九龍口的五谷樹。
幾年前,記者曾前往建湖探訪五谷樹,此樹種植在九龍口龍珠島上,有兩層樓那么高,樹冠鋪開去有數(shù)米寬。樹上已結滿了黃色的細細長長的小果實,使枝條垂落下來。
據(jù)建湖文史專家介紹,當年,明永樂皇帝將一部分五谷樹樹種賞賜給了當朝為官的建湖籍高官,該高官告老還鄉(xiāng)后,就將五谷樹帶到了建湖種植,存活至今。
為什么要從建湖引種五谷樹到南京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呢?鄭自海告訴記者,除了建湖五谷樹名氣較大、較為可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歷史上的大報恩寺的確種植過五谷樹,這在《金陵瑣事》、《客座贅語》、《同治上江兩縣志》、《金陵雜吟》等書中都有明確記載?!按髨蠖魉率青嵑投浇ǖ模嵑蛶Щ匚骞葮浞N,種在這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五谷樹的學名叫做“雪柳”
據(jù)了解,此次有五株12年樹齡的五谷樹落戶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它們都來自來自鹽城五谷樹研究基地。公園方面將辟出專門的區(qū)域種植,預計下個月向公眾展示。
那么,五谷樹真的有預示收成的神通嗎?記者采訪了研究林學的學者。南京林業(yè)大學一位林業(yè)專家告訴記者,“五谷樹”的學名叫“雪柳”,是木樨科落葉灌木,小枝方形,多生于溫暖向陽又陰濕之地。適應性強。果實寬橢圓形,扁平,周圍有狹翅。枝條可編筐簍,莖皮可制人造棉,嫩葉可代茶,更用于治腳氣病。
《辭海》中清楚地注明,“雪柳”有“五谷樹”和“過街柳”兩個別名。
專家指出,雪柳并沒有傳說和史料中所說的“預示收成”的神奇作用。某些植物對于天氣確實會發(fā)生一定反應,但不是通過結果的方式來表現(xiàn)的。五谷樹的神奇主要來自民間傳說和文人的想象,同時也寄托了古人期盼豐收的一種美好愿望。
鄭自海表示,五谷樹(雪柳)的神奇功能還是要進行商榷,但這種樹早已經(jīng)成為鄭和下西洋文化的一部分,是鄭和將其帶到南京的,從這個角度看,它也是值得好好展示的。
新聞鏈接 鄭和帶回來哪些珍貴植物
當年鄭和遠航回到南京,帶回了不少植物,除了五谷樹以外,還有沉香木、紫檀木、香木、婆羅樹、西府海棠、詹卜花等。鄭和將這些植物在靜海寺中廣為種植,形成了“散花成雨、植樹干云”的景象,后來吸引了偉大的醫(yī)學家李時珍前來考察?!督鹆戡嵤隆泛汀犊妥樥Z》保留著對這些植物的記載?!督鹆戡嵤隆肪硪挥涊d“詹卜花”:“白云寺,一名永寧寺,在鳳臺門外,與牛首山相近,太監(jiān)鄭強葬地。墳旁多名花異卉,有詹卜花一叢,乃三寶太監(jiān)西洋取來者?!薄犊妥樥Z》卷一記載:“靜海寺海棠,云永樂中太監(jiān)鄭和等自西洋攜至,建寺植于此,至今猶繁茂,乃西府海棠耳!”
□金陵晚報記者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