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跳繩、跳遠、投實心球,這不是普通的體育考試,而是東南大學2016“少年生”的面試現(xiàn)場。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少年生考試除了“面談”,還增加了體測環(huán)節(jié),占總成績的20%。學校說,今年有25名學生通過資格篩選,這些學生如果作為“少年生”被錄取,將會面臨和普通學生一樣的甚至更大的學習壓力,因此,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非常關鍵。
今年新增測體能 跳繩、跳遠、實心球“三選二”
“218!219!220!”不到兩分鐘,完成220個跳繩任務,一位山東的女生考完后氣喘吁吁地走出運動場地,標準成績是在三分鐘之內(nèi)跳220個,而她僅用了不到兩分鐘?!霸诩铱偹銢]白練!”她興奮地說道。
15歲的張雨嵩來自河北,昨天,他和父母坐了16個小時的火車來參加“少年生”的選拔。張雨嵩在今年提前參加了高考,并取得了585分的高分,超過當?shù)刂乇揪€60分?!绑w能測試很簡單,我都通過了?!眲偨Y束體能測試的他顯得很高興。
體能測試共分為50米短跑、實心球、跳繩、跳遠四項,形式為四選三。受天氣影響,50米跑臨時取消,學生只需在三個項目中選擇兩項即可,體測成績占總成績的20%。
“我們增加體能測試是為了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睎|南大學招辦副主任孟杰告訴記者,她分析說,“少年生”大多數(shù)都有過跳級經(jīng)歷,年齡偏小,但他們的課業(yè)壓力和普通學生是一樣的,甚至他們可能還需要自己額外補充學習,因此,學校希望他們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另外一方面則是熱愛運動的孩子精神面貌都不錯,這也是我們看重的?!泵辖芙榻B說,從早上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孩子體測都能達標。
面試氣氛輕松像“閑聊” 問考生在家如何與父母相處
“你在家是怎么和父母相處的?”“你有沒有住過校?”“你有什么興趣愛好?”這些像聊天一樣的話題出現(xiàn)在了東南大學少年生的面試中,不少考生走出面試地都輕松地表示“就簡單聊聊天,沒什么為難的問題”。
我們是按抽簽順序進行面試的。面試的時候七個老師和我圍坐在一張長桌周圍,問的都是一些關于我的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的簡單問題,就像在嘮嗑。”一個來自吉林的考生笑著對記者說。
很多學生都表示,此次面試的考官雖多,看起來很有陣勢,實際過程則很輕松,并沒出現(xiàn)特別刁鉆的問題?!坝袀€老師問到了我的愛好,我就跟他講我打籃球有多厲害?!绷硪粋€山東考生說。
一位考生告訴記者,考官問我,人生有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挫折,“一時還真想不起來,我就說沒有。”這位考生實在地說。
“面試的問題主要分為專業(yè)知識、生涯規(guī)劃、自我管理三個方面?!泵辖芙榻B道,今年少年生招生人數(shù)沒有明確限制,只要經(jīng)專家組評審合格的均可錄取。此外,少年生進入大學后將會被分到各個學院和普通大學生一同學習,不過,輔導員會更加關注這些少年生的身心健康。
最小面試者年僅14歲 上過4年學,大部分時間在家自學
小學六年都在家自學,初三上過一年學,高二就準備考大學,這位有著“傳奇”經(jīng)歷的白同學來自遼寧本溪,在今年的高考中,他總分525分,高出一本線27分,14歲的他是昨天面試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每天睡到自然醒,之后自己看書,做習題,白同學的小學六年都是這樣度過的,一直自學完初中知識?!八x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覺得不太適應,不想去,我們也就沒強求他了?!卑淄瑢W的媽媽說。到了該考高中時,因為沒有初中學籍不能考高中的緣故,“被迫”回學校讀了一年初三。上高中后,因為不適應固定的學習時間,他每天不上晚自習,一到六點就回家自主學習。白媽媽說,孩子不會將時間浪費在已經(jīng)學會的知識上,他弄懂了就不做作業(yè)了。
計算機是白同學最大的愛好,平時沒事就自己在家編游戲。白同學小學時就開始看大學的計算機教材,六歲就參加了“威盛中國星計算機大賽”并獲得第二名,高中時還在全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金獎……
“爺爺奶奶倒是擔心,有讓我們家長來陪讀的意思。”白爸爸聊天中告訴記者,而白同學個人則很渴望“獨立”。白爸爸說,他并不擔心孩子年齡太小,進入大學后會不適應,在他看來,讀大學也是一個讓孩子接觸社會、適應社會的機會。
“少年生”基本出自教師家庭 極少親自輔導更注重培養(yǎng)習慣
孟杰介紹說,今年報考東大少年生的考生,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比起往年來,有更多省份考生來報考,人數(shù)也比往年增多。二是教師子女比較多,25名考生中基本上父母雙方都有一個是老師。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群考生中除了天資聰穎,他們之所以能比同齡人“學得快”,多半受家庭氛圍的影響,養(yǎng)成了高效、自律的學習習慣。
“從他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教他分析每個錯題,之后他自己也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每次考完試都會認真地分析錯題?!毙蠂顝暮幽蟻砜荚?,他的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邢媽媽告訴記者,自己基本對孩子采取“放養(yǎng)”方式,但也不是絕對地放任不管,她和兒子有個約定,只要兒子各門成績在90分以上,她就不會給他做什么規(guī)定,“只要他學會了,不做作業(yè)都沒關系?!?/p>
小劉也來自書香家庭,父母都是數(shù)學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強調(diào)“效率”?!安荒茏屗B(yǎng)成拖沓的習慣,我們家人在這方面能以身作則?!眲寢屨f,可能受家庭氛圍影響,小劉的速度快,作業(yè)基本上能在學校解決?!拔覀兤綍r工作都很忙,輔導他的機會并不多,多數(shù)時間還靠他自己鉆研?!眲职终f,就像這次來考試,所有查資料、申請的過程,都是兒子獨立完成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習生 張鈺 金陵晚報記者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