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鐘表就像個高級玩具 真心喜歡才能坐得住
“故宮男神” 來寧談修表那些事
清瘦、樸實、溫和,渾身透著工匠的氣息。昨天,被譽為“故宮男神”的故宮鐘表修復師王津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針講堂”,與大學生交流了故宮修表的心得和體會。
“鐘表就是高級玩具”
作為故宮鐘表修復師,五十多歲的王津“入宮”已有四十載。在去年熱播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他儒雅謙遜的溫暖形象大獲好評,被網(wǎng)友贊為“故宮男神”。
“其實我來這個工作崗位出于偶然。爺爺在故宮工作,1977年去世時,院里希望我能接班。當時師傅問我喜不喜歡鐘表,我說喜歡,一個禮拜后就接到通知說看上我了,不像現(xiàn)在面試考試這么難。”王津說,記得當時師傅說,修復鐘表技術(shù)要傳承,將來就靠他們往下傳了,他就為了這個信念往下干,也沒覺得很長,稀里糊涂就四十年了。
有人好奇如果重新來過,他還會選擇這行嗎?王津說,鐘表給他很多樂趣,就像一個高級玩具,每一個鐘表都有特點,修復工作很有挑戰(zhàn)性,自己很喜歡去做這件事。做人的態(tài)度也應(yīng)該像鐘表一樣,踏踏實實分秒不差地走過這一生。
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工匠精神”
除了“故宮男神”,王津還被網(wǎng)友親切地稱作“修表王師傅”。王津笑稱,其實自己最喜歡“師傅”這個稱呼。“現(xiàn)在年輕學生基本都叫老師,真正認師還是叫師傅。”
一座宮廷鐘表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而修復它們,最少也需要長達數(shù)月的時間。王津說,只有真心喜歡才坐得住。
對于工匠精神,王津有自己的理解。他覺得,將你很喜歡的職業(yè)做到盡心盡力、精益求精,任何人都干好自己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工匠精神。“現(xiàn)在學習刻苦也是一種匠人精神,將來你們畢業(yè)做得會比我好。”
準備開班培養(yǎng)接班人
現(xiàn)在修復鐘表的傳承主要靠師徒制度。王津透露,他們準備用兩個月時間做一個鐘表培訓班,費用全部由他們來出。
“畢業(yè)以后,你們來報考我們博物院的鐘表修復嗎?自動化也可以,要有興趣的。”王津?qū)υ趫龅拇髮W生發(fā)出了邀請。他說,從2005年到2012年,他們7年沒招到人,主要還是社會不了解這個行業(yè)。現(xiàn)在情況好了,國家對非遺的宣傳,以及《大國工匠》等央視紀錄片的宣傳,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進這個傳承的事業(yè)。
“我小孩修鐘表也是偶然機會,他從小在我身邊長大,小學沒事就在我辦公室呆著,寫寫作業(yè),從小受熏陶。他對于修鐘表還是很喜歡的。”王津說,甭管干什么你要是不喜歡也不見得能干下去,也不見得能干好。
游客以后能看到修文物現(xiàn)場
鐘表修好了也只能放在展柜靜態(tài)展示,王津覺得很可惜。他們在考慮把已經(jīng)修好的能動的鐘表都做一個視頻,游客可以掃碼。
他還透露,故宮修復中心正在新建,全搬遷完以后,將會有每周兩個半天對外開放,可以預約,到時候大家就可以看到故宮一兩百人在修文物的狀態(tài)。
[修表故事]
王津說,故宮的鐘表收藏大約1500件,這在全世界鐘表博物館里不算多,大英博物館大約就有4000件,但是像故宮這樣做成精品的很少。故宮的鐘表很多全世界就一件,全是精品。
修復鐘表的流程都是有講究的:第一步先做記錄照相,拍下原始情況;第二步除塵;第三步拆解;第四步清洗,清洗當中看看有無需要修補的;第五步,修補;然后是組裝,一步步調(diào)試,從底層到上層,最后總體組裝咬合。
最難修:變魔術(shù)小人鐘
在所有修過的鐘表里,王津最喜歡的就是一款變魔術(shù)的小人鐘,也是最難修、下的心血最大的一個,并且是全世界唯一一件。“遺憾的是音樂沒錄下來,有12首曲子,聽著非常好聽,現(xiàn)在想補錄也補不上,雖然有遺憾,但是也非常喜歡。”
這個魔術(shù)人鐘不是特別大,六七十厘米高,但是結(jié)構(gòu)精密,又表演又變魔術(shù)。它一共有七套傳動裝置,走時一套,音樂一套,鳥叫一套,開門一套,底下聯(lián)動變魔術(shù)一套……每一套,都有自己運轉(zhuǎn)模式,這七套還有一個連接,門打開同時變魔術(shù),中間碗一開小鳥飛出來,都是要有時間聯(lián)動性,錯一個都不行。
王津說,開始修時也沒有圖紙,一步步拆下來一大片東西,拆得挺散的。發(fā)條不行了,配幾盤發(fā)條;表演的小鳥什么的,里面都壞了,有的桿都是折的,接起來;小鳥交換的氣囊全糟了,蟲子打爛了,從荷蘭買皮子,重新糊。調(diào)試最費工夫:這么點小地方里有四個東西在互相變,這個起來那個上來,一打架就卡那兒出不來了。動錯一點,將來恢復起來更難。
整個修復將近一年時間。王津說,所以在這兒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坐不住的人干這個比較困難。
乾隆大型鐘:皇帝的工匠也沒修好
建院九十周年展覽,王津他們挑了一對兒乾隆時期的大型鐘修復,這鐘一直在庫房里擱著,一百多年也沒有修過。
按原設(shè)計有五個面,底下跑人,正面是兩層的四開門,第一道第二道門打開,里邊有轉(zhuǎn)花表演,中層以上有十幾只小雞翅膀拍動,還有一盆水,水上面有一只鴨子在游,然后兩個小水溪,一只大雞帶著一些小雞在撿食,中間自開門跟底下是同步,打開后有個人在紡線。挑它也是因為觀賞性比較強。
“機芯打開一看,可能是皇上身邊的工匠修過,沒修好,零件拆完以后又合上了。”王津說,這次修他們就是從底下一步步修的,發(fā)條斷了,新配盤發(fā)條。調(diào)和輪齒也不行。這個鐘所有零部件全坐落在木板上,當時歐洲可能空氣潮濕度不像北方這么干,這木頭經(jīng)過一兩百年熱脹冷縮什么的,變形挺厲害的。有的齒輪咬合也就是兩到三個毫米的量,那木座一變形,就達到五六個毫米,這個修復起來,也是挺難的。“目前調(diào)合適了,但是就看看伏天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