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獲的假包材。警方供圖
“喝不出來的,我搞這個這么久了,從來沒給人發(fā)現(xiàn)過!”“你這批貨有多少?”“現(xiàn)在裝好的有200多箱吧,你要的話,還有貨。”
這段來自警方秘密偵查的對話攝錄于南京城郊一處假酒勾兌加工點。2016年9月20日,南京鼓樓公安分局食藥環(huán)大隊歷經4個月的縝密偵查,成功摧毀了一橫跨江蘇、山東、浙江等3省6地的制販假酒窩點。截至目前,累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打掉生產加工窩點及倉庫13個,查扣涉案車輛5輛,查獲各類成品假酒共計200余箱,未成品假酒130余箱,原酒5000余箱,查扣各類假紙箱、瓶蓋、貼條、標簽等3萬余份,涉案價值共計200余萬元。
“無人機”助力掌握犯罪網絡
2016年5月,鼓樓分局食藥環(huán)大隊經工作獲取線索:城郊某民房內建有秘密假酒加工點,生產加工假冒品牌酒水。警方經過初期偵查,發(fā)現(xiàn)該加工點常年從外地購進大量名酒包材,加工灌裝后銷往外地。
經調查梳理,警方發(fā)現(xiàn)該加工點的主要物流往來集中于山東臨沂、江蘇鹽城以及浙江溫州三市。警方兵分三路,跨省實地調查。
除了臨沂的印刷廠目標較大,其他的包材加工點多為家庭小作坊,極其隱蔽,而偵查的最大難點還是位于南京城郊的勾兌加工點。勾兌加工點位于某村莊中一處人跡罕至的平房群,“那一帶很開闊,附近住的都是熟人,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幾乎立刻就會被發(fā)現(xiàn)。”
為了確認加工點的具體位置,警方出動了“無人機”偵查。“通過‘無人機’反饋來的影像,我們發(fā)現(xiàn),勾兌點隱藏在一個汽配城中,只占用了其中一間屋,但是我們懷疑假酒倉庫應該也藏匿其中。”
圍繞該假酒生產窩點,警方開展了長達4個月的偵查取證工作,進而掌握了整個制造銷售假酒犯罪網絡的詳細情況:嫌疑人孫某、吳某從臨沂、溫州等地大量購進酒瓶、紙盒等包材,在鹽城的加工窩點內加工生產假冒注冊商標的品牌酒水包裝后售往南京,由林某灌裝后,銷往鹽城、蘇州等地煙酒店。
統(tǒng)一抓捕勾兌點里藏“密室倉庫”
9月20日,鼓樓警方出動82名抓捕人員,對江蘇、山東、浙江等3省6地的18處制假售假窩點展開統(tǒng)一抓捕。8時許,位于南京城郊的某假酒勾兌點,警方迅速控制了勾兌點內的兩名嫌疑人,現(xiàn)場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與本案有關的物證。
警方將搜查范圍擴大,可除了滿地散落的汽配零件,一無所獲。警方再次回到中心現(xiàn)場,一間不足十平方的房間,屋內所有,觸目可及。
突然,墻上一扇柜門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這是一扇大約能容一個成年人躬身進入的門,奇怪的是墻附近并沒有柜子,只有一扇門突兀地出現(xiàn)在墻面上。民警拉開柜門,赫然發(fā)現(xiàn),門后竟還有一個密室!
一個民警躬身進入,密室里儼然是一個小型倉庫,地上散落的酒瓶,劣質酒原液,部分裝箱完成的成品和半成品,正是嫌疑人進行假酒勾兌的倉庫!
江蘇、山東、浙江等3省6地的制販假酒窩點共抓獲包括勾兌假酒人員、制造假包材人員、經銷商在內的犯罪嫌疑人13名,打掉生產加工窩點及倉庫13個,至此,該制販假酒網絡被一舉摧毀。
5元的劣質酒冒充500元高檔酒
據(jù)嫌疑人交代,他們將5元錢一瓶的劣質酒倒入收購來的品牌酒的酒瓶中,再制造假冒的瓶蓋和封條,將酒重新封裝完成,裝入收購來的品牌酒盒中,再以假冒的盒蓋和封條封裝,并印刷、偽造品牌酒箱,裝箱完成后,通過經銷商,流入市場。
據(jù)悉,一套真假混搭的包裝材料成本約在三四十元,加上劣質酒的成本,該團伙制作一瓶假酒的成本約為四五十元,但流入市場的售價卻在200-500元一瓶。“假酒的售價一般只比真酒少一二十元,經銷商以‘批發(fā)價’為由,也不會引起懷疑。”民警介紹,“目前對假酒樣品的檢測結果未顯示出含有其他有害人體健康的成分。但假酒的流通對市場秩序的影響卻不容小覷。”
目前,13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