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wǎng)訊(通訊員 雨軒 記者 朱靜)一名男子凌晨遭遇蹊蹺騙局,他坐上了一輛“網(wǎng)約車”,到達目的地后竟被要了高額的車費,下車后他才反應(yīng)過來,車上的駕駛員是假冒的網(wǎng)約車司機,而要求拼車的乘客也是車托。
9月5日凌晨2點多,雨花臺公安分局接到姜某的報警稱自己遇到冒充網(wǎng)約車司機的騙子,被騙走了180元的車費。姜某向民警描述,當天凌晨1點多,他和朋友正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車站出來。由于著急回家,他打開打車軟件,卻發(fā)現(xiàn)附近的車輛過來都要很久。當他走到路邊時,一輛私家車停下了,車里的司機搖下車窗,詢問姜某:“小伙子去哪兒?我是某某約車平臺的司機。”司機告訴姜某,車上有位乘客本來想點拼單,結(jié)果誤點成個人的,他覺得個人專車費用有點高,想問問需不需要拼車,只要把共同路段平攤的車費給到這名乘客就行了。姜某聽這名男子這么講,覺得正巧自己剛想打車,于是他告訴了這位司機自己家的住址,隨后他看了下手機上的地圖,告訴姜某說正好順路,可以載他們,費用他也會按照約車平臺夜間的收費標準來收取。
結(jié)果到了地點后,這位司機竟向姜某索要180元的車費,而平時同樣的路程,姜某打出租車只要80元,姜某隨即對這筆離譜的車費提出了質(zhì)疑,沒想到司機淡定稱,約車平臺晚上的行車標準就是4.7元/公里,他并沒有多收費用。車上的另外一位乘客也表示認同,告訴姜某晚上的確是這個價格。由于已經(jīng)是凌晨2點鐘,姜某也只想著早點回家休息,便沒有爭論,直接給了司機車費,姜某看到這名司機還從180元中抽出了100元給了這位乘客。
回家后,姜某越想越氣,覺得自己不該多付冤枉錢,他找到約車平臺的客服詢問夜間收費標準,得知是0.7元/公里,和4.7元/公里的費用差太多。姜某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被車上的“司機和乘客”給被騙了,那位司機應(yīng)該并不是網(wǎng)約車的司機,最先坐在車上的乘客也很有可能是為了拉客坐在車上的“車托”。
由于姜某提供的線索十分有限,警方當晚并未在周邊尋找到姜某口中的司機,目前,警方正通過姜某提供的線索尋找這名司機。
雨花臺警方也提醒市民,在路上遇到套近乎的司機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他人,不要隨意乘坐他人車輛。上車前應(yīng)記下車牌號,上車后注意觀察車輛的動態(tài),發(fā)現(xiàn)路線不對時應(yīng)立即提出,到達地點后如果發(fā)現(xiàn)司機亂收費應(yīng)拒付車費并立即向公安機關(guān)報警,之后再想辦法在原地拖住司機等待民警到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