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wǎng)訊 (通訊員 陳興民 記者 王茸)打開剛熄火汽車的引擎蓋,滾滾熱浪撲面而來,別人避之不及,呂俊卻要把頭迎過去,彎下腰,仔細檢查發(fā)動機。因為,他是南京車管所的機動車查驗員。
7月29日中午,記者來到南京車管所上牌點時,呂俊正帶著輔警何康在檢驗通道內(nèi)檢查車輛。一輛本田轎車駛來,他做了個手勢,提醒司機熄火,隨后查閱起該車的各種資料。
“這個是整車公告,上面有這款汽車的具體參數(shù),我們必須一一核對,檢查車輛有沒有經(jīng)過改裝、是否涉嫌盜搶等。”呂俊邊核查邊對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檢驗通道雖有頂篷擋住了直射陽光,但是從地面騰起的熱氣及車輛排放出的熱氣也被擋著,整個通道就像個大“蒸籠”,又熱又悶,沒兩分鐘,記者的后背就濕了。
檢查完車輛的外觀后,呂俊又走到車前打開引擎蓋。頓時,一股熱氣迎面撲來,記者下意識后退幾步,車主也被熱得鉆回車里,呂俊卻將頭低下,靠近發(fā)動機,核對發(fā)動機號與合格證上是否一致。
“前幾天我們測了一下,引擎蓋周邊大概60多攝氏度,而引擎蓋內(nèi)有70多攝氏度,估計可以煎培根了。”他笑著說。
記者試著摸了下引擎蓋,好燙!趕緊縮回手。呂俊說,他們的手已經(jīng)適應了這個溫度,并不會覺得很燙,不過在檢查發(fā)動機時還是要小心,里面有金屬零件,碰一下手就會燙個泡。他向記者展示了一下他的手,上面已有好幾個水泡。
汗水不停地從臉上往下滴,濕透的衣服緊緊貼在他的身上。“這幾天,我只要在崗位上,衣服都是濕的,干不了;喝完水也不用上廁所,全成汗了。”他說。
5分鐘后,這輛本田雅閣轎車通過了查驗,又有一輛面包車駛來,呂俊又迎了上去。
“看上去我們的工作很簡單,其實要查19個項目,每發(fā)現(xiàn)一輛問題車,很有可能就是消除了一起事故隱患,責任重大。”呂俊說,所以天氣再熱,他也要認真對待每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