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清晨,一只野生小獐子被困在紫金山明孝陵附近的一條水渠內,被市民發(fā)現(xiàn)。小家伙在水渠內又驚又怕,被聞訊趕來的工作人員救起后放歸山林。記者了解到,這條水渠寬約3米,深度也有2米多,不過由于近日天氣晴好,水渠內的積水并不深,剛好沒過小獐子的軀干。
有市民分析,這只小獐子可能是夜間和媽媽下山覓食或喝水時經過這里,大獐子可以輕松越過這里,小的就不行了。“小獐子可能剛剛出生不久,身形很小,也就比小狗大一些。它看起來很疲憊,身上也全是泥。”現(xiàn)場市民告訴記者,一開始景區(qū)工作人員想用網兜將它撈起來,不過小獐子并不配合,后來他們逐步將它往水淺、好爬的地方驅趕,最終把小家伙趕上了岸,終于得以回歸山林。
記者了解到,獐子又叫原麝,是南京僅存的野生麝科動物,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經常能看到獐子出沒,這種情形恐怕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有的了。”一位常年在紫金山鍛煉的老南京人告訴記者,上世紀末的時候在紫金山看到這種野生動物不是稀奇事,不過之后就很少了,甚至還有沒有都存疑。“但光是今年我就看到過兩次了,有時候還不是在很偏遠的地方,就在景區(qū)周圍。”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景區(qū)為了留住這些珍貴的野生小動物也花了不少心思。去年景區(qū)在紫金山野生動物經常出沒地點新建了6處動物“直飲水”站點,而每年也都會有市民發(fā)現(xiàn)受傷小獐子的事情發(fā)生。動物保護專家告訴記者,紫金山上的一些人造設施有時也有可能傷害到一些比較幼小的獐子,光是類似的水渠困住的事件近年來就發(fā)生過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