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南京商廈實習的臺灣大學生們,自編自導(dǎo)微電影在南京商廈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實習生 邱雨心 本報記者 崔曉攝
由市臺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共同主辦的“寧臺大學生·青春修煉營”吸引了32名臺灣大學生在寧實習。近10天下來,他們有什么樣的工作、生活體會?昨天,記者走近他們進行了解。
未來會考慮來大陸尋找工作機會
每天清晨7點半,臺灣大同大學材料系大三學生陳資文和6個小伙伴一起從新街口搭地鐵、轉(zhuǎn)公司班車,前往位于仙林的中電熊貓液晶谷。來寧一個多星期,她已經(jīng)在師傅的指點下學會了操作遠程品質(zhì)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遠程修理設(shè)備系統(tǒng),能找出一張2平方米液晶面板上每個細小的缺陷。“這里的器材比我人還高,工廠還有很多機器人!老師們都好厲害。”她興奮地講述著自己的見聞體會。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工廠廠長李廣圣告訴記者,他們?yōu)槊恳粋€學生配備了業(yè)務(wù)骨干作為老師。
這次實習還給了陳資文了解南京城市的機會。“我去了老門東、中山陵,還在夫子廟看到老藝人用糖畫了一條龍,很神奇。未來我會接著讀研究生,在臺灣的面板企業(yè)積累一定經(jīng)驗后,會考慮來大陸尋找工作機會。”她說。
企劃部實習,為商場30周年慶拍微電影
“就站在那里,我開拍了啊!”南京商廈星巴克門前,在商場企劃部實習的3個臺灣姑娘,拿著相機自編自導(dǎo)自拍了一部微電影。
今年商場30周年慶,配合畢業(yè)季,臺北商業(yè)大學汪巧雯、中原大學吳佩婧、臺灣中山大學楊若榆共同策劃了“小磊”考上大學、遇到心儀女生的故事。微電影用情節(jié)串起了南京商廈的電影院、星巴克等熱門消費點,又通過小磊爸爸對當年愛情的回憶,回眸南京商廈30年變遷。“我們的微電影叫‘遇見',發(fā)布在商場公眾微信號上。”吳佩婧說。
“臺灣學生給我們帶來了一股新風,他們思維很活躍,一來就主動要工作干。”南京商廈企業(yè)部部長韓智說。
據(jù)悉,此次市商旅集團接收了16名臺灣實習生,分布在南京商廈和白宮大酒店。“在工作上,我們給孩子們輪崗機會,從前臺、餐飲部輪到最重要的營銷部。生活上,我們變著花樣給孩子們提供早餐,配了管家服務(wù)。”白宮大酒店副總經(jīng)理王愛平告訴記者,“我年齡和他們父輩差不多,有個孩子說‘你像我爸爸一樣關(guān)心我們',聽得我挺欣慰。”
奔走在工地一線,身上一會兒就濕透了
正在裝修中的奧體江蘇大劇院也迎來了一批臺灣學生。江蘇大劇院4個廳的總面積超過了首都大劇院,設(shè)計極為精妙,其中音樂廳無需音響,全部靠建筑自身進行聲音自然反射。建筑的宏大和精妙吸引臺灣學生去一探究竟。項目承建方中建八局項目經(jīng)理章群說,同學們進來,我們先講安全知識,然后帶大家在工地講解施工方法。
臺灣科技大學研究生王同學說,他是學土木工程的,這是他第一次到南京,也是第一次參與這么大的建筑工程。雖然在沒有空調(diào)的工地上工作,身上一會兒就濕透了,但依舊收獲挺多。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張同學告訴記者,業(yè)余時間,他會去看南京的建筑,奧體雙子樓、新街口德基等。“每天我會和媽媽微信,分享見聞。”他說。